市委关于青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守正创新,让教育培训形式“活起来”。围绕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目标要求,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开展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新模式。针对青年党员队伍新特点,突出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组织推动力,创新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党支部主题党日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统一实行以“6+”为模式的主题党日活动,深度融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构建青年党员学习新课堂,有效提高学习教育活动质量。临猗县以县、乡镇、村三级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闻喜县将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对青年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分类施教,及时梳理党建、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基层工作业务。同时,充分利用AAA公众平台常态化推送精品党员教育视频,实现“指尖课堂”随时学。

(二)深耕特色主题,使教育培训特点“亮起来”。深耕全市域资源和特色主题,充分发挥全市文脉厚重优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突出地方特色课内容。盐湖区开展“追寻足迹学思想”现场教学,找准青年党员教育培训与全市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深刻体悟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注重引导各县(市、区)挖掘当地教育资源,融合地方元素,将地方党史素材纳入青年党员教育培训中,开发地方特色课程,让党课教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绛县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设立“初心感悟站”,成为青年党员接受党性教育的前沿主阵地。稷山县依托“后稷讲坛”“农民夜校”等平台,分层分类对青年党员进行培训,全面增强青年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觉悟。盐湖区编印系列漫画书,精心摄制“爱心套餐”微视频、各类主题活动短视频,展示交流精品课程,推动内容资源建设。

(三)打造平台载体,把教育培训资源“用起来”。聚焦提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打造优质教育阵地,以青年党员需求为导向,注重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抓实青年党员教育培训,推动基层青年党员教育培训规范化、常态化、精准化。通过抓实青年党员示范性培训,有效增强优秀青年党员立足各自岗位创先进争一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例如,垣曲县在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训课程的侧重点,打造了10个实训基地,对青年党员课堂教育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同时,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综合运用“端、网、微、屏”,开设在线课堂,把线下集中培训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构筑青年党员教育的“新阵地”、“主阵地”。坚持“严入”和“优选”相结合,依托各级党校,大力开发精品课程,从“入口”“出口”双向精准发力,深入推进课程扩面提质。

---此处隐藏1869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把青年党员教育培训提升作为落实“一城两区三门户”的目标和思路的题中应有之意,持续探索适合地方特点的教育培训模式和举措,不断增强青年党员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好青年党员教育培训这篇“大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全市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以“学什么”为基础点,在阵地建设上发力,推动教育质效再有“新提升”。立足实际整合各类资源,让高质量的党员教育阵地成为全面提升党员教育质效的基础。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场地设施、有授课教师、有培训范围、有培训内容、有制度保障”的“六有”标准抓好党校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充分改造、利用现有硬件设施规范化完善党校设施,实现党校实体化运营目标,进一步夯实党校办学基础。紧扣远教站点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教育引领作用,优化远教站点功能,对村级远程教育站点进行“查漏补缺”,确保远教站点有场地、有设施、有操作员、有制度、有学用效果。从建强基地、讲好故事、培植力量三个方面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并培养出有深度、有活力的讲解员队伍,有效提升服务保障党员教育的能力水平。

(二)以“怎么学”为着力点,在教育形式上发力,推动教育方式再获“新路径”。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全局性任务,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新路径,搭建多元课堂。用好“理论课堂”,以“集中学+个人学”“线上学+书本学”夯实学习基础,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分层次分领域分类别高质量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推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用活GCD员网、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组织各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习收看优秀党课,广泛传播党建好声音。开设“廉政课堂”,将《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同时加入廉洁基地实地教学,切实以案示警明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打造“红色课堂”,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开展“行走的党课”,通过观看红色影视作品、聆听红色故事、歌唱红色经典歌曲等,不断激活红色基因的“强磁场”,使党员干部自觉赓续红色基因,增强党性修养。

(三)以“如何干”为落脚点,在作用成效上发力,推动为民服务再上“新台阶”。将党员教育与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相结合,确保教育落到实处、干出成效。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结合党员“七个一”行动,深入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制定服务清单,以解决基层群众问题。大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第一书记风采展示、“一支部一项目”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比中锻炼、在拼中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