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军队政治工作既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是必须回答好的一个时代课题。

重视全新机遇

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所引发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深刻改变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外环境,提供了战争实践新沃土、方法创新新动力、空间拓展新条件,为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提供了政治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实践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太空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大大推动了战争形态的智能化转变。近年来的军事冲突中,传统的舆论战升级为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精准推送技术共同驱动的“算法认知战”。这种碎片化传播、精确人物画像、“纳米级”定位推送,使得受众认知立场容易被带有情绪化煽动性的信息所左右,表明在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下“诉诸情感”“诉诸圈层”的传播方式在特定条件下比“诉诸理性”更为有效。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实践为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优化了政治工作精准判断决策方式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决策判断。政治工作决策指挥可以利用全域全维感知系统对政治工作态势全面实时掌握,利用智能搜索和云计算信息处理、利用智能决策的“寻优”算法辅助决策,从而更加全面地捕获信息、分析数据,更加精确地自主判断,使政治工作的决策指挥更为科学智能高效。通过数据分析、情感判断、内容设计、潜意识影响等方式方法,科学判定官兵态度、情感、动机等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正向引导,助推政治工作更为精准科学。

---此处隐藏2201字,下载后查看---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军事智能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军事领域链式突破。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挑战,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住机遇、积极作为。

科学的顶层设计。打破传统作战指挥运用思维定式,立足军事智能战略高度考量,结合军队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和布局论证,研究适用于智能化体系发展的军队政治工作运行模式、工作方法和决策系统。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对官兵行为预判、感知、控制的以“机器+人+网络”为特征的智能化政治工作运行体系,形成融入智能化作战指挥系统的政治工作指挥控制平台,实现辅助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快捷性和有效性。

灵活的方式方法。着眼充分发展军事智能化政治作战体系整体效能,加强“智能技术+政工人才”集群作战等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军队政治工作智能化作战指挥、智能化作战行动、智能作战保障的新要求和新模式。找准政治工作智能化战争作战方式,按照有利于推动智能作战制胜、激发官兵斗志、瓦解或削弱敌人战斗力等标准,研究智能作战条件下政治工作制胜之策。运用社会网络、人员画像、舆情监控、情感分析、行为预测等技术,构建覆盖面广泛的智能政治工作体系,探索政治工作新途径、新载体、新模式。

跟进技术研发。运用新兴技术,建设智能化网上学习平台,力求满足互联网条件下军队广大党员干部和官兵、文职人员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运用人工智能快速运算、深度学习等优势,研发具有广泛信息处理能力和集体智慧模式的党委决策智能辅助系统,优化决策程序,提升决策效率。采取三维视觉、立体听觉、触觉反馈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利用“人体动作跟踪及分析技术”,结合运用虚拟现实等体感装备,建立官兵能全方位触控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平台。

精干的人才队伍。摆脱观念束缚,厘清对智能化技术的模糊认识,加紧培养军事智能化所需的政治工作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技术骨干和人才稀缺问题。瞄准未来战场,加强军事智能化理论学习,加快形成从大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决策的能力素养。加强对智能新战法的学习研究,掌握支撑作战体系高效运转的人机混合智能的“思考”速度和质量优势,积聚超越信息优势的“进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