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街镇地处**、商洛、安康三市的交汇处,自秦汉起便是南北商货贸易互通的集散地,加之地处秦岭腹地并有着良好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近期,**街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到村组、旅游景区、集镇商铺、农家乐、企业等地实际调査走访,专程到柞水、八里坪等乡村旅游业发展基础较好、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县区学习考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以期为镇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一、基本现状
(一)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我镇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东与商洛市柞水县、镇安县接壤,西与**市鄠邑区交界,北与**市长安区毗连,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显现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我镇位于秦岭南麓,秦岭是我国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被誉为中华祖脉、中央水塔,其中丰富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植被,宜人的气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全镇海拔最低点800米,海拔最高点2400米,森林覆盖率96%,空气负氧离子含量20000个/cm^3,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地,有**后花园之称,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镇山岭纵横、河谷幽深、流泉飞瀑、植被繁茂、自然景观众多,毗邻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高冠瀑布、九龙十八潭、冰晶顶、鹿角梁等,距离秦岭主脊分水岭14公里,自古就是关中平原进入川蜀、湖广和**平原的第一站,被称为中国“最北方的南方小镇”,通达四方的历史渊源,繁荣的货品贸易,形成了兼容并包的地方环境。
2.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位于沙沟村的鸳鸯沟是长安进入秦岭的第一座官道驿站,至唐朝成为国家驿道,见证了汉高祖火烧栈道、王莽重修子午道、钟会伐蜀等历史交替,也见证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沿线子午古道留下有歇马台、窝窝店、娘娘庙等历史古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善良纯朴、率性耿直、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地域人文环境优越。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因素,我镇拥有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乡野村落,风格独具的农家小院,慢节奏的农家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乡村居民这些都是极好的乡村旅游资源,适宜打造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并且我镇已融入了**一小时经济圈,大部分的村(社)距**都在1.5小时车程内,乡村旅游的客户群主要是大都市生活人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将为**街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气,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此处隐藏2844字,下载后查看---
(一)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信心。以**为指导,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六届八次、九次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县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入开展“三个年”建设活动,努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和建成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科学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政府从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要统一做好具体发展规划。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实际上还处于自发状态,以至于出现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粗放经营、恶性竞争等问题。当务之急是推动市县一级政府组织发改、农业、旅游、林业、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加紧编制本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本地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做到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三)打造精品,体现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县民宿产业“六百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优势,围绕生态旅游发展、基础设施补短、产业延链补链、民生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运营好冰雪山居、老安山居、守拙园等8个精品民宿,加快推进河岸民宿、秦岭云顶、尘外山隐精品民宿建设,做好MO拜游宿、平野7号等民宿关联业态项目建设,做好鸳鸯逸谷、漫沟田园综合体、沙洛越野露营基地等项目洽谈和用地保障。扎实开展“一季一主题”旅游活动,积极办好各类特色赛事活动,深入挖掘具有**街特色的菜品、风景等,打造民宿、农家乐“微娱乐”活动,定期举办各类娱乐活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举办美食节、山货节等活动,组织开展“**街味道特色菜肴”研发,形成旅游美食品牌。在秦岭峡谷乐园举办篝火晚会、K歌大赛、打铁花等活动,在元潭平野7号露营地举办星空音乐节、露天影院、自主烧烤等,通过系列活动吸引游客,丰富旅游业态。
(四)包装策划,注重行业管理。顺应市场需求与时俱进进行发展模式变革。目前乡村生态旅游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小、散、乱、弱、差”等问题,经营管理粗放,发展质量不高,主要根源在于个体老板、农户等自发经营居多,发展模式落后。建议今后大力发展公司经营管理模武、协会管理模式和村镇集体经营管理模式,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等办法,积极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和发展村镇旅游公司、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企业或能人带动,通过资源整合和股份合作,逐步改变“小、散、乱、弱、差”的局面,推进高标准、集约化发展。
(五)强化投入,打造美丽乡村。按照统一规划风貌进行规范治理,将山货售卖经营性凉亭、农家乐经营性凉亭进行提升改造,实现整体风貌协调统一;同时进一步落实日常巡查制度,保持乱搭乱建严管态势;同时按照“共建共治共享”要求,分类建立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管好商户、农户、客户,营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环境。同时,积极开展“新民风”建设“五美庭院”评比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习惯。探索环境整治与爱心超市积分、村集体经济分红挂钩,鼓励引导村民提升整治房前屋后卫生、参与村容村貌提升的积极性,打造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