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承载着重大使命、具有非凡意义的盛会,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于科技部门而言,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今天,我们以两会精神为主题开展专题党课,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两会在科技领域的重点内容,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探讨如何开创科技部门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一、两会科技领域重点内容剖析
2025年全国两会高度聚焦科技创新,将其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释放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强烈信号。
(一)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度再提升。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推动国家发展、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中的关键作用。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这意味着科技部门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展现更大作为。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空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这表明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注度达到了新高度,认识到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两会强调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同频共振。这为科技部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此处隐藏4451字,下载后查看---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良好的创新氛围是科技创新的土壤。我们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一)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联合培养。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后联合工作站等项目。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到科技部门和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选派科技部门和企业的业务骨干到高校、科研机构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科技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举办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创新理念。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科技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科技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不断提升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设立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开展科研项目。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导师制度,为青年人才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传帮带。鼓励青年人才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二)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注重科技人才的实际创新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制定出台一系列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和地位。设立科技创新奖项,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科技人才提供创业辅导、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服务。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也赋予了科技部门新的使命和责任。面对当前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引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氛围,努力开创科技部门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