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宣讲稿: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解读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在我国发展进入重要历史关口之际,发出了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创新、厚植民生福祉的时代强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高谋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不仅是一次凝聚共识、谋划未来的大会,更是一次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要与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今天,重点围绕会议审议并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大家作一次专题培训解读。

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概述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的关键节点,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焦点,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并为新一年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明确了方向。

(一)报告背景与重要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挫,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际经济循环面临阻碍。国内经济虽有积极变化,但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不振,物价处于低位,居民和企业预期偏弱,内需修复的持续性有待巩固,经济动能切换进入深水区,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地方政府投资动能疲弱。在此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重大。它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明确政策举措以应对国内外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民生活而言,报告聚焦民生,涉及就业、收入、社保等诸多方面,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保障。

---此处隐藏5940字,下载后查看---

(二)厚植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人民幸福感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增收渠道。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工情况,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等就业大户,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稳岗扩岗,减少裁员、降薪现象,确保存量岗位稳定。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医疗费用负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解决老年人、失能人员医疗护理问题。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养更安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必须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要加快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真正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三)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安全和谐社会环境

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群众安全感。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要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动社保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加强低收入群体帮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二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基层治理的重心在社区,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强化网格化管理,推广“社区+服务”模式,提高社区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智慧社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归属感。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提升社会矛盾的前端化解能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社会氛围。加强对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新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实现预期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要务本务实、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切实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