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1135”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做好全市“三农”工作,要坚定不移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三个新”“三个化”要求,重点实施“1135”行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持续深化“五彩农业”“四美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奋力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1条主线。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这个核心任务,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机制,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

二、锚定1个目标。紧扣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推动各项工作指标全省争先进位,力争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x.x%以上,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x.xx。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即打造xx个以上“XX农业公园”,构建“十链百亿”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做深做实“十桌百鲜”土特产文章,推动建成xx个以上数字农业工厂,探索形成xx个农事服务联盟,全面建成xx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成xx个以上和美乡村运营样板村,建设xx个以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打造xxx个以上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三、突出3个优化

(一)优化“大三农”产业政策体系。

---此处隐藏9637字,下载后查看---

(五)强智赋能,点燃数字“三农”“新引擎”。

20.全方位推进农事服务现代化发展。以农事服务中心为载体,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以北斗替换工作为契机,稳步推进全市农事服务中心数字化改造和设施设备联网,新(改)建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7个以上,探索建立10个以上农事服务联盟,聚力实现农事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加快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整县制打造乡村数智生活馆,建成乡村数智生活馆25个。谋划推动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拓展“低空+农业”新应用,打造农业低空生产作业、监测、运输、治理、农文旅消费先行试点和成熟应用场景,实现主要农作物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150万亩次以上。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线上线下一体发力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着力破解销售难题。(农机畜牧处、产业与市场信息处、市农机畜牧中心、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

21.全维度推进智慧农业迭代式发展。构建“数字+设施+机械”智慧农业发展体系,以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等设施种养为重点,推广“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等发展模式,全年计划新完成设施农业项目70个以上,总投资约2.5亿元,建设提升农业设施大棚0.8万亩以上,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5个、未来农场1家以上。全面推广持续推广“浙农码”使用,赋能“土特产”品类,探索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标识与“浙农码”深度融合。(产业与市场信息处、种植业和种业管理处、渔业发展处、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

22.全过程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扎实做好农机重大项目谋划,持续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制造运用水平。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规范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新增各类补贴机具3300台(套)以上。深入推进农机领域“两新”工作,力争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等主要农机装备累计更新率达30%以上。推动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9.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7%,水稻机插比例提高到65%以上。(农机畜牧处、市农机畜牧中心)

围绕目标任务,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六干”精神,强化干部担当作为,深入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打造“一懂两爱”的高素质、专业化“三农”铁军,不断汇聚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为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样板,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增添“三农”风采、贡献“三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