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度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及时研究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切实落实好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探索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促指导,确保各项部署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密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探索推进基层党组织协调各方、凝心聚力的新途径,认真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推动形成党建工作品牌。更好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引领机关党建新风尚。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重点,坚持严把入口、严格管理、从严处置,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二)守牢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抓好粮食生产关键措施落实,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产量不降低、质量有提高。重点围绕“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坚持稳面积、提单产,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中有增。2025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9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18.4亿斤以上;发展优质专用粮食面积120万亩以上,建设20个优质专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打造小麦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关。高标准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坚持“五有”(有示范标志、有创建方案、有责任主体、有扶持政策、有管理台账)、“六统一”(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追施肥、统一防治病虫草害、统一收获还田),全面提升绿色攻关水平,示范引导全区粮食绿色增产。

(三)建好“菜园子”拎稳“菜篮子”。一是稳定蔬菜播种面积,扩大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025年稳定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面积37.5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5万亩。二是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2025年引进食用菌新品种10个,食用菌种植面积2500亩。三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25年全区完成农产品快速检测12600个样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3100个批次。

(三)加快规模养殖转型升级,促进畜牧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调整优化养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我区秸秆综合利用饲料商品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牛、羊产业;积极扩大生猪生产,实现产业强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重点支持国海创联、江西正邦公司、晓鸣禽业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启新牲畜屠宰有限公司顺利落地投产,打造育、繁、推一体产业链,带动畜牧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的路径模式,促进种养循环绿色发展,重点推广畜禽粪污全密封厌氧处理模式,试点推广养殖除臭设施设备应用,对养殖异味处理进行头衔探索,控制养殖臭气排放,最大限度降低养殖异味对周边群众的影响。

二是认真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力抓好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和夏冬季补免疫,落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确保免疫密度达100%。统筹做好其他常见多发疫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检疫行为,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定期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疫情动态,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扑灭”。

---此处隐藏1056字,下载后查看---

(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全产业链提升。一是重点抓好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及增速。二是重点抓好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三是重点抓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四是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2025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个以上。

(五)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实现农业经营管理新突破。一是加强“三资”规范管理。健全完善“三资”管理制度,用好“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一张图监管平台”,完善资产管理、合同管理、预警提醒等功能模块,丰富平台功能。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监管,完成2025年4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任务,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建设、日常运行、资产监管、财务管理等内容作为审计重点,做到以审促建、以审促管,形成管理闭环。二是扎实做好二轮到期延包后续工作及网签工作的扫尾,做好档案保管的后续工作。三是继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进程,加大培育力度,继续实行分层分类、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全产业链培育方式,发展、培养、壮大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六)突出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做实做细防返贫监测帮扶。加强网格化管理,持续完善和落实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好监测对象日常常态化识别工作,坚决克服“等靠要”、怕麻烦、不愿纳等错误思想,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杜绝体外循环。二是强化管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加强衔接资金项目和资产的督查、指导、协调、调度,防止出现经营性资产闲置低效使用,充分发挥资产效益,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加收入。加快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确保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口径资金支出达到省市要求。

(七)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2025年改厕任务数4905户,接续做好4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和2024年度8个省级中心村的建设工作。结合“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积极组织优秀企业与示范村进行对接,根据双方优势和需求,确定合作项目。通过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示范村产业升级,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八)有序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区域农机化社会服务中心建设,建设4个农事服务中心和2个粮食烘干设备中心,充分发挥区域农机服务中心装备队伍、组织优势,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农户提供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二是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工作,支持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淘汰老旧农机,更新置换新型农机,提升农机总动力。三是推统筹农机调度,有序做好“三夏”、“三秋”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内主要农作物的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开始与结束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计划外出收割机数量等基础信息。指导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好农机具检修和调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农机事故和收获损失,提高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