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经济发展,全力稳增长促转型。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1-3月,全市GDP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二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入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一季度,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xx亿元,发放各类财政补贴xx万元;组织银企对接活动xx场次,帮助企业获得贷款xx亿元。积极推动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xx家。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xx个、智能化工厂xx个;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产值增长均超过xx%。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x家、工程研究中心xx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xx%。

(二)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全市xx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xx%。二是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我市发展战略,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储备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一季度,共谋划储备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活动。一季度,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xx个。

(三)着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培训,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xx人,失业人员再就业xx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xx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xx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扶持创业xx人。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截至3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xx元、xx元,一季度共发放低保金xx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教育方面,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公平。一季度,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xx所,新增学位xx个;医疗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市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xx个,县域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文化方面,举办各类文化活动xx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季度,完成城市道路建设xx公里,改造老旧小区xx个;新建、改造供水管网xx公里、污水管网xx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xx万平方米。二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加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整治乱停乱放、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三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城市管理、交通、环保等信息资源,实现城市运行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调度。推广应用智慧停车、智慧公交等项目,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此处隐藏2859字,下载后查看---

(一)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二)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竣工投产。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洽谈,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四)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注重城市特色塑造,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城市道路、桥梁、排水、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五)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大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处理能力;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