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纠治“微腐败”问题作一交流,主要跟大家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前纠治“微腐败”的基本态势,二是“微腐败”禁而不绝的根子原因,三是打赢纠治“微腐败”攻坚战的对策。
一、讲一讲当前纠治“微腐败”的基本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重典治乱、壮士断腕、猛药去疴的胆魄和气度,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反腐大幕。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力度之大、查处人数之多、官员职务之高,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可以说,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大成绩之一。总书记对基层风气也一直高度关注,多次对基层风气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特别是要抓住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放,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当前,从上级通报的问题和本级检查的情况看,不正之风还没有根除,“小表示”“小便宜”和“礼”尚往来、见“微”不怪等现象依然存在,“微腐败”禁而未绝。
(一)“微腐败”易发多发
当前“微腐败”呈现易发多发态势,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微,乱用权力的行为小,一点点、一滴滴,打个“擦边球”,玩个遮眼法,捞点小好处,例如有的党员干部雁过拔毛,利用节日等时机,拿点部属带的土特产,收点购物卡、小红包,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二是近,多半行为都发生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例如有的老同志摆老资格、搞特殊,日常工作使唤新同志干,遇到工作也能躲就躲,搞“非权力影响”;三是多,数量多、次数多、形式多,比如有的同志没事就请吃吃请,以老乡拉帮、以原单位结派,搞小团体、画小圈子,信奉圈子文化,遇事不找组织找老乡。
---此处隐藏5522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强调指出:“破除潜规则,根本之策是强化明规则,以正祛邪,让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纠治“微腐败”有“三难”,辨析难、预防难、纠治难,我们必须紧盯违规违纪目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下大力气予以纠治,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让各级党员群众有更大更多获得感。
一要筑牢思想防线,补足精神之钙。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一旦有了贪欲堕落之心,腐败的种子就会在心底萌芽,使你一步步跌落深渊。思想的动摇与缺失,观念的异化与变质,往往就是腐化堕落的起点,所以务必要补足精神之“钙”。要常饮甘泉。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上级关纠治“微腐败”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坚决落实指示要求;要牢记法规。自觉用党纪条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高度警惕,经常进行自我提醒,切实将“微腐败”遏制在萌芽状态,根除陈规陋习,防止思想上的反弹回潮;要心怀敬畏。把警示教育作为苦口良药常服常用,牢记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回头路。以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为思想“除除尘、治治病”,在警示警醒中受到震撼、敛住心神。
二要强化行为自觉,带头做好表率。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纠治基层“微腐败”问题需要我们干部骨干挺直腰杆,做好样子,当好基层风气建设的风向标。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带好头,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带头严守廉政规定,秉公用权、依法办事、不搞特殊,带头维护群众权益,严禁插手敏感事务,带头担当尽责、真抓实干,始终做到站排头做表率,以良好作风形象促进基层风气持续好转。
三要发挥组织作用,加强监督预防。总书记指出,“权力必须有制约和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只有为监督监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调动发挥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让各级始终保持纠治“微腐败”的高压态势。要人人参与进来。在纠治“微腐败”问题上,要充分发挥我们每名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特别是基层风气监督员的作用发挥,基层事务中只要不是保密的都可以公开,越是大家关心的就越要让大家知道,让私心私利在群众的眼睛下无所藏身;要建立长效机制。纠治“微腐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祛除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需要抓反复、严经常,持之以恒,紧抓不放,建立长效机制,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民主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敏感事务公开工作规范》等基本规范,要扎实抓好落实,规范行为,形成长效机制;要发挥组织作用。我们要正确行使自身权利,每个单位都设立了纪检小组长、风气监督员,遇到问题也可以向他们反映举报;同时,纪委也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意见箱,欢迎每名同志通过这些渠道反映问题,积极主动实施监督,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另外,同志们再记一下我们的监督举报电话,有什么情况可以直接给我们反映,我们肯定会按制度规定给大家保密,并依规依纪处理。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