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作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纵深推进的新路径、新重点、新难点,既是时代大势所趋,又是产业发展所向,更是高质量发展所需。党的XX大报告多次聚焦“融合”这一关键词,并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些体现出“融合”与系统观念相结合的重要论述,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推动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XX县打造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存在的短板和弱项
XX农文康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仍然处于探索、培育、发展的起步阶段,与省内旅游强县相比、离打造农文康旅融合区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发展优势
XX县旅游资源丰富、潜力极大,XX人、金沙湖、XX土林三大旅游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独具特色,但开发不够,龙头旅游产品不多。具体表现在:项目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产品单一、体验性不强。比如,XX土林仅是低层次的观光游,发展仍然依靠“门票经济”,缺乏体验式产品。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提供的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吸引力。比如,XX人世界公园温泉水世界等项目低端化,加之企业经营问题,举步维艰。项目开发系统性不强,仍停留于传统开发模式,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潜力未完全释放。比如,乡村旅游仍然以零散的采摘园和农庄为主,在整合特色资源统筹开发方面不够,串点成线、集线成链的开发体系还未形成。
(二)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联动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此处隐藏3500字,下载后查看---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发展的保障,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必须健全配套设施。一是加强医疗服务配套。加强与华西等国内一流医院对接,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引导高端医疗进入养生养老服务领域。发挥中彝医“治未病”作用开发医养综合项目,延长医药产业链。二是完善养老设施配套。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项目购买、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公私共建+委托经营”等运作形式,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三是推进智慧康养配套。推进“互联网+康养”行动,培育康养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发展康养与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与生活照护等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四是建立健康体育配套。持续推进城市绿道、健身步道、体育综合体、医联体等设施建设,构建集全民健身、体质监测、康复医疗、健康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六)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求突破
优质的服务是推动发展的保障,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必须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推进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加快改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卫生、厕所、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游客食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娱之快乐、购之丰富。二是推进服务体系的标准化。集成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政策,规范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收费等相关举措,为农文康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推进服务品质的人性化。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到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位从业人员,着重在贴心、细心、用心上下功夫,于细微处塑造文明康养旅游形象。
(七)在刺激消费拓展市场上下功夫求突破
旺盛的消费是推动发展的目的所在,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必须突出经营主体。一是实施康养旅游消费提升行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和“黄金周”等假日,支持旅游企业用足用活优惠政策,办好扩消费活动,推广假日消费新方式。二是实施康养旅游引客行动。加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编排推广多种类型的串珠式线路套餐。鼓励县内景区适时开展免首道门票或打折优惠活动。鼓励旅行社积极拓展省内外客源,提升旅游业消费潜力。三是实施文旅康养企业培育行动。聚焦生态、康养、体育、研学、演艺、智慧旅游的业态,抓好新兴文旅康养企业培育,推进涉旅企业和康养企业个体转小微、小微转规上,培育一批龙头型企业。四是实施夜间经济提质行动。抓住金马坊文商综合体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机遇,协调发展凤凰印象、XX人世界公园等夜间经济聚集区建设,拓宽高品质夜间康养消费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