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凤还巢”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1、摸清底数,做好“跟踪回引”。经摸底统计,我区在外务工人员17.7万人,工作地点以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为主,就业形式以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居多。各镇街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底册,通过手机短信、AAA等方式向其定期发布用工信息。要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村居,实行定向、专人联系制度,切实与外出务工人员及其留守家人定期沟通情况,宣传家乡的发展状况、用工信息、投资信息、优惠政策,用乡情、亲情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2、加大宣传,做好“信息回引”。制作重点企业宣传资料,通过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就业驿站”平台、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报纸、宣传栏、宣传单、AAA等手段,推介辖区内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及企业的就业环境、工作待遇、食宿条件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发挥好“信息回引”的功能。

3、改善条件,做好“环境回引”。努力改善回引就业、投资环境,本地各类企业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企业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定期组织企业生产、生活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建立人性化、科学化的劳动关系。

二、优化服务措施,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

---此处隐藏21251字,下载后查看---

(七)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暂定两年,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2:

“凤还巢”目标任务考核细则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目标任务(50分)

1、每年1季度开展一次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建立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台账,全面、准确掌握外出劳动力就业去向、技能状况、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等情况(10分)。2、每季度开展一次务工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集中推送宣传辖区内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及企业的就业环境、工作待遇、食宿条件等,加强返乡引导(10分)。3、各镇每年开展返乡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人,每年开展返乡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不少于30人(10分)。4、建立就业岗位和创业项目发布平台(5分)。5、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以就业驿站和“三公里”就业圈为依托,完善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和服务机制(10分)。6、搭建返乡人员创业服务平台,发布经办机构联系方式及经办流程,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项目证照办理、创业园区建设、创业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服务(5分)。

项目进度(10分)

根据目标任务镇街测算每季度的时序进度。按照时序进度完成的,得10分,未能按照时序进度完成的,每滞后1次扣3分。

政策宣传

(17分)

制定宣传方案,指派专人负责,并留有记录(2分)

制定宣传方案,指派专人负责,利用各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并留有图片和文字记录。

信息报送(15分)

1.全年报送关于工作有效信息,设基本任务每个镇街为4条。未完成该项基本任务的不得分,完成基本任务的镇街得10分。

2.信息被省级媒体采用,采用1条得5分;信息被市级媒体采用,采用1条得2分;信息被区级媒体采用,采用1条得0.5分;最高累计得分为5分。

基本任务中的有效信息是指:返乡人员就业目标任务中1项或几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举措做法等。

工作推进

(8分)

领导重视(2分)

每季度,镇街领导参与调度、督查返乡人员就业工作实施情况(2分),少一次的扣1分,未及时报信息及照片的不得分。

工作配合(4分)

积极配合区人社局布置的各项返乡人员就业工作(4分)。未按要求配合的,每次扣2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工作创新(2分)

善于发现、总结创新做法。相关创新做法要及时报送区人社局,经区人社局确认并推广得2分。

政策知晓率(8分)

1.年度开展就业促进(含“凤还巢”)政策专项宣传活动的,得4分。

2.以镇街为单位,采取抽样方式,问卷或者电话调查20份(个人和单位各10份),社会公众对“凤还巢”各项就业促进政策的了解程度,知晓率达到90%的得4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社情民调(7分)

以镇街为单位,采取抽样方式,对服务对象问卷或者电话调查,获取就业工作的满意程度情况。

问卷或者电话调查20份(个人和单位各10份),满意率达到90%的得7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责任追究(减分)

全年任务未完成,不配合开展各项工作部署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现一例扣5分。

被省级、市级、区级以上媒体曝光或群众上访举报并查实的违反政策规定的项目,每发现一例,分别扣10分、5分、2分。

合计

100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