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2025年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报告(3086字)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第一季度,我县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结合春节返乡潮、全国两会等关键节点,通过“田间问计、车间听音、网络巡查”三维研判,梳理意识形态领域“春耕图谱”。现将研判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态势:稳中有进,“三个高地”筑牢思想根基

(一)理论武装“耕好责任田”。建立“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宣讲小分队+云端微课堂”三级学习体系,一季度开展专题学习6次,县领导带头到乡镇、企业宣讲28场次。创新“屋场夜话”理论宣讲,在176个行政村开展“围炉话两会”活动,收集群众“思想账单”127条。如xx镇通过“板凳课堂”解读一号文件,现场解决村民土地流转疑虑,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50万次。全县党员干部理论测试优秀率达92%,“学习强国”人均积分居全市第一;农村党员冬训参训率98.7%,较去年提升6个百分点。

(二)舆论引导“守好主阵地”。构建“1+8+N”融媒体矩阵(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8个重点领域新媒体+N个村社群),一季度发布正能量稿件2100余篇,处置网络舆情43起,同比下降22%。针对春节期间“天价彩礼”“宗族攀比”等杂音,推出“新风润乡”系列报道,曝光反面案例12起,推广xx村“零彩礼”婚礼等正面典型,相关话题登上省级热搜榜。在全省率先建立“舆情地图”,实时监测12个重点乡镇、5大工业园区的网络情绪。如xx工业园区通过“车间微党课”提前疏导员工薪资疑虑,避免群体性舆情发生。

(三)文化铸魂“育好精气神”。实施“文化润心”工程,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237场,惠及群众15万人次。打造“红色文艺轻骑兵”,将本地革命故事改编成采茶戏《桐花谣》,在14个乡镇巡演32场,观众自发录制“弹幕式”观后感,形成“台上唱戏、台下共鸣”的生动局面。xx村利用闲置祠堂建成“乡愁记忆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40%。

---此处隐藏3072字,下载后查看---

五、下一步重点:靶向发力,下好春耕“先手棋”

聚焦“关键少数”。4月开展县委常委“意识形态工作调研周”,每人蹲点1个乡镇、2家企业,解决3个具体问题。

抢抓“五四”契机。组织返乡大学生“红色研学”,举办“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征文,培育青年“正能量网红”。

备战“防汛舆论”。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提前制定“舆情应急预案”,培训100名“防汛舆情引导员”,确保“灾情第一时间报、谣言第一时间止”。

意识形态是春耕的“第一粒种子”,唯有深耕细作,方能破土出苗。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牢意识形态“责任田”,让党的创新理论在x县大地生根发芽,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