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相聚在读书班这一思想殿堂,共同研读党的创新理论、探讨县域治理实践、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我结合近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部署的体会,围绕“以法治力量护航现代化进程”这一主题,从“理论武装明方向、法治实践强根基、代表履职聚民意、自身建设树标杆”四个维度,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法治建设思想根基
党的二十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人大必须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一是把握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我们不能止步于碎片化阅读,而要构建“理论+历史+实践”三维学习体系。近期,县人大组织专班系统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结合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编制了《法治思想学习手册》,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核心论断融入具体工作场景。例如,在审议《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时,我们要求全体组成人员从“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代际公平”等理论高度审视方案,确保决策既符合上位法要求,又体现时代特征。
---此处隐藏3135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铸魂,锤炼忠诚担当政治品格。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将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组会、常委会首议议题,去年累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8次,覆盖干部400余人次。创新“沉浸式”红色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赴井冈山、延安等红色基地开展“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实践,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党课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双百分”考核机制,将学习成效与干部晋升、评优直接挂钩,去年有3名干部因理论测试不达标被暂缓提拔,倒逼学习走深走实。
二是强化能力建设赋能,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实施“人大干部五年锻造计划”,构建“理论+实务+实践”三维培养体系。开设“人大讲堂”,邀请全国人大法工委专家讲授立法法、省人大研究室主任解析监督法,开展“每周一课”业务讲座36期;组织“每月一题”调研竞赛,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主题形成调研报告12篇,其中《山区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获省级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举办“季度法治擂台赛”,通过模拟质询、案例推演等方式提升实战能力,去年2名干部在全市人大业务技能大比武中包揽冠亚军。建立年轻干部“一线淬炼”机制,选派12名“85后”干部参与征地拆迁、信访积案化解等急难险重任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9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质量同比提升60%。
三是严抓作风建设护航,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制定《人大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十严禁”》,明确“禁止违规干预司法”“禁止利用职务谋私”等刚性约束,配套建立“黄牌预警、红牌问责”制度。组建作风建设督查专班,开展“四不两直”突击检查15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去年对2名会风散漫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1个窗口单位服务不到位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构建“廉政风险点”三级防控体系,梳理干部选拔、经费使用等关键领域风险点32项,制定防控措施98条,通过全流程监督节约行政经费18%,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度达99.6%。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打造“清风长廊”廉政文化阵地,去年组织“家风助廉”活动4次,开展“微腐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3场,查处虚报差旅费问题1起,持续释放从严执纪信号。
同志们,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实践呼唤新作为。让我们以此次读书班为新的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以更高站位把方向、更实举措强监督、更严作风树形象,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精彩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