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数量迅速增长,遍布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何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为此,本人对近年来我县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入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
发展党员情况:五年来,全县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共发展党员x余名,占全县发展党员总数的x%左右。分析我县近五年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情况,可以看出,发展的总量绝对额逐年增加,x年发展进城务工党员x名,x年发展x名,x年发展x名,x年发展x名,x年发展x名。这些党员年富力强、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为党员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培养积极分子情况:五年来,全县共有x余名进城务工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其中被列为培养对象x人。分析我县近五年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情况,可以看出,培养对象数量逐年增加,x年把进城务工人员列为培养对象x人,x年有x人,x年有x人。
二、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实践探索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强、思想复杂、培养考察难度较大的现状,我县积极整合各类组织资源,动员各方力量,采取了“三定四培养一考核”办法,逐步建立起了党组织主导、各方力量参与,区域联动、扩大覆盖,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与时俱进地加强了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此处隐藏2411字,下载后查看---
四、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对策建议
建外出人员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动态管理。建立“两个库”,即外出人员信息库、外出人员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实现“两共享”,即流出地与流入地共享、党组织与公安派出所共享,通过建库和共享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情况的全面掌握。
实行跟踪培养,确保发展质量。一方面,流出地党组织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进行跟踪培养,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每个季度利用网络、短信、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以便掌握其有关情况。另一方面,要推行“双向培养、两地公示”制度。将培养对象告知流入地,委托共同培养,培养基本成熟后,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在流出地和流入地两地进行公示,接受两地群众的监督,并互通公示结果。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公示情况及时反馈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确保新发展党员对象质量。
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异地培养。由于长年在外有固定工作单位和住宿地的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工作、生活在流入地,流入地更清楚他们的情况和现实表现,所以应鼓励引导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加入党组织,流出地做好相关工作,有效实现城乡互动。同时,要加强对发展后的预备党员的跟踪考察了解,把好转正关。并按照城乡一体化、共管共促的要求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特别要把那些常年在流入地工作的党员的组织关系迁入流入地。
加强目标管理,推动工作发展。一是强化指导管理。县委组织部要加强对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要把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发展的重点,把好结构总体关。二是强化目标考核。要继续按照“三定四培养一考核”办法抓好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列为各乡镇党委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内容,定指导性任务和目标。要加强村党支部建设,重点把那些外出创业经商务工的优秀青年培养发展为党员。三是强化工作保障。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能正常开展组织活动,能把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