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党、国家和军队建设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双拥工作必须发扬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实践,充分发挥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双拥工作使命要求
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在地方工作期间,坚持把拥军优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他赋诗《军民情·七律》相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多次出席双拥重要会议、参加双拥重大活动,亲自谋划设计、部署推动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对双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于地位作用。总书记指出,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关于目标方向。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根据时代变化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军的责任,也是全党全国的责任;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
---此处隐藏3412字,下载后查看---
实施更加有力的思想政治引领。双拥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必须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切实把广大军民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加强对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推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军地联合攻关,引导广大军民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做好双拥工作。增强宣传教育实效,积极探索网络技术赋能、军地联学联育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增强广大军民的家国情怀和国防观念,确保军政军民紧密团结、同心奋斗。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加强理论宣讲,创新基层服务中心(站)经常性思想教育方法,持续组织“老兵永远跟党走”活动,促进形成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向上向好社会氛围。
建立更加完备的组织协调机制。双拥工作的实施主体包括党、政、军、民以及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只有科学组织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共为的良好局面。健全组织领导,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出来,完善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职责和工作制度以及成员单位任务分工,构建形成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双拥办牵头协调,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强化协同合作,规范落实地方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等制度,探索跨地域、跨领域、跨系统军地协作新模式,走开集智攻坚、集约高效新路子。
打造更加高效的拥军支前体系。拥军支前关乎军队战斗力建设,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不断提高拥军支前工作质量和效益。加强平战衔接,着眼适应联合作战指挥训练体制需要,打造信息报送快捷通道、会商研判快捷平台、协调协商快捷模式、传达部署快捷渠道等全链条快速响应链。预储应急方案,按照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战后善后要求,推动拥军支前有效融入作战指挥链路,健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机制。厚植战备潜能,加紧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加快建设退役军人战备人才数据库,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深化科技拥军、教育拥军、人才拥军等活动,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机制,助力新质生产力向新质战斗力生成转化。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加强军供站、优抚医院、光荣院建设,提升平战结合保障能力。
完善更加规范的运行落实制度。双拥工作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科学谋划设计、强力推动落实,确保党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注重顶层谋划,将重大任务纳入“十五五”规划、纳入军队现代化建设规划,确保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规划、协调发展。推动实事落地,完善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在拥军优属方面解决好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官兵关注的现实问题,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做好移交安置、重点优抚对象服务保障等工作;在拥政爱民方面助力完成好乡村振兴、稳边固边、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重大任务。加强工作指导,以创建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抓手,督促各级各地落实双拥工作,做到领导重视到位、力量投入到位、资源保障到位、任务完成到位。
营造更加浓厚的团结和谐氛围。随着军政军民联系越来越广泛,双拥工作要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调节军地关系、融洽团结氛围,为强国兴军提供有力支撑。加强荣誉激励,修订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努力推出优秀双拥文艺作品,树立做好双拥、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加强军地联系,巩固深化“城连共建”“城舰共建”“情系边海防官兵”“聚焦一线、聚力解难”等活动,完善军地双向支持、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持续开展新兵入伍欢送、光荣牌悬挂、立功受奖报喜、退役返乡欢迎等工作,促进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