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口老龄化冲击,总书记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县以开展集中整治为契机,xx县紧盯城乡养老机构老旧破小、功能单一、运营困难问题,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变“边小弱”为“集优强”,让城乡老人“老有所养”愿景变实景。
一、问题概述
截至2025年3月,xx县常住人口达xx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xx万余人,占比17.21%,较2023年增长0.63%;8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高龄老人xx名,同比增长4.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8%)。随着老年群体规模扩大、高龄化趋势加剧,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实地走访13家公办敬老院及2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发现痛点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设施陈旧与资源分散:乡镇敬老院普遍建于20世纪90年代,空调、卫浴等设备老化率超60%,床位缺口达xx张。偏远乡镇如xx镇、xx乡敬老院距县城医院超20公里,老人就医需辗转2小时以上,个别乡镇卫生院因设备不齐全,长期无法正式面向市场经营,许多当地老人不得不转向距离更远的其他敬老院。二是服务模式滞后:传统“病房式”管理导致养老院入住率不足50%,超70%受访老人认为“养老院压抑自由”“缺乏人情味”。部分机构仅提供食宿基础服务,文娱、康养等需求长期未被满足,部分卫生院未能充分结合端午、中秋、重阳等时节,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三是资金与人才瓶颈:县级财政每年投入公办养老经费仅xx万元,不足实际需求的40%。护理人员月均工资2800元,低于全县平均收入水平22%,专业持证人员占比不足30%。因编制限制,7家敬老院院长无法担任法人,权责分离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做法成效
一是区域性整合,解决城乡养老机构老旧破小问题。坚持区域性整合原则,通过硬件整合、软件更新,打造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完备的养老服务中心。聚焦设施升级与资源集约,构建“一核多点”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先行,出台《xx县区域性养老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按照“撤并小弱、做强中心”原则,对13家乡镇敬老院分类处置:撤销床位不足30张、入住率低于40%的5家偏远机构;投入xx亿元,在xx镇、xx街道等区域中心新建4家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单院床位扩容至150-200张,配备无障碍电梯、智能呼叫系统等适老化设施;改造8家保留机构,完成消防标准化改造、加装监控设备120套,适老化改造覆盖率达90%。医养深度融合,联合卫健部门推动“两院一体”建设,将xx家养老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合并运营,开通医保定点、远程会诊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直通车”。试点“健康管家”模式,为每位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覆盖率提升至85%。辐射带动效应,通过中心院托管周边小微机构,统一采购、培训、考核标准,管理成本降低20%。整合后,全县养老床位总量增加xx张,一级养老机构达标率从35%跃升至100%,乡镇覆盖率达100%。
---此处隐藏2321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垂直型保障,解决城乡养老机构运营困难问题。坚持县级统筹,强化工作保障,从资金和队伍两方面入手,形成规模化运营模式。创新“县统管、社会补、市场活”机制,筑牢养老服务底盘,财政托底+多元筹资,县级财政设立养老专项基金,年投入从xx万元增至xx万元,重点用于设备采购、人才激励;探索“公建民营”模式,引入xx康养集团托管3家中心,年支付管理费xx万元,节约运维成本30%;发动乡贤捐赠、公益募资,累计筹集社会资金xx万元,用于建设社区助餐点、家庭养老床位。人才强基工程,落实编制保障,核定26名管理人员纳入事业编,落实“五险一金”、年终绩效;与xx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养老护理定向班,订单培养专业人才xx名,持证上岗率提升至79.3%;设立“银龄导师”津贴,返聘退休医护人员22名,开展“师徒结对”培训300课时。智慧监管赋能,搭建县级养老信息平台,实时监控各机构消防、食品安全数据,隐患整改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推广“一键通”呼叫设备,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紧急救援到达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是解决城乡养老问题的有效路径。养老服务工作,群众满意度是最终目标,xx县以老年人物质、精神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环境,创新老人自治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二是充实服务队伍,是解决城乡养老问题的基本保障。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基本保障,xx县通过设岗定编责任到人,提高管理人员福利待遇,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具备从事养老事业管理型和为老服务技术型专业队伍,为养老服务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是多方部门联动,是解决城乡养老问题的强劲动力。打造多元养老体系单靠政府难以完成,需要多方参与,xx县发挥好消防、市监、卫健等各级职能部门作用,携手爱心帮帮团、心理疏导协会等社会力量协同养老,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更舒适的环境,让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