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维护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关键之举。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市纪委工作要求,立足职能定位,聚焦审批服务、监管执法、惠企政策落实等企业和群众高度关切的重点领域,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集中整治,全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营商环境关键领域,以精准施策之力整治突出问题
营商环境建设涵盖多个领域,审批流程是否便捷高效、监管执法是否公正规范、惠企政策是否落地见效等,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群众的办事体验,也是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易发高发环节。我局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一是深化审批服务领域专项整治。行政审批服务是企业开办、项目落地的“第一关”,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我们针对行政审批环节多、材料繁、时间长等问题,开展审批服务专项整治行动。联合等部门,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全市个行政审批部门的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核查。重点查处违规增设审批条件、擅自延长审批时限、“吃拿卡要”、故意刁难办事群众和企业等行为。通过明察暗访、企业回访、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发现并纠正起违规问题,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对名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等便民利企举措。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将项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平均压缩***%;建立行政审批服务评价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评价意见,对评价不满意的事项进行重点督办,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和质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此处隐藏4193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工作机制,形成整治工作强大合力。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对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第一时间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的涉及营商环境领域的问题线索,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处理。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提高打击营商环境领域违法犯罪的震慑力。此外,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和群众的互动,通过举办座谈会、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监督考核体系,将集中整治工作成效纳入考核重要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各部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对考核优秀的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排名靠后的部门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同时,建立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对全市营商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营商环境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营商环境监督和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建立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惠企政策、公共资源交易等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营商环境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同时,开发应用营商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实现投诉举报处理、政策落实跟踪、执法监督检查等业务办理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通过科技赋能,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营商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位领导、同志们,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在集中整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与党中央要求和企业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纪委部署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严的纪律作风,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工作,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