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基层治理持续深化,社区服务在居民生活中发挥愈发关键作用的当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进居民福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围绕“贯彻八项规定,赋能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党课学习,旨在让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深刻理解八项规定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社区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领悟八项规定,锚定社区服务发展方向
(一)八项规定开启党风廉政建设新征程。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正式出台,这份文件从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到精简会议活动的规模频次,再到规范文件简报的印发流程等多个维度,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它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拉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新篇章。在此之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八项规定实施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一大批违规违纪行为得到严肃处理,党风政风得到显著改善,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
(二)八项规定为社区服务工作指明路径。在社区服务领域,中央八项规定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规范了社区工作者的行政行为,让社区活动组织、资源分配、经费使用等关键环节更加透明、公正、高效。同时,八项规定激励着社区工作者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杜绝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区工作环境。例如,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中,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合理控制成本,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既能提升社区硬件设施水平,又能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八项规定在社区服务领域的落实成果
---此处隐藏3563字,下载后查看---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各级社区管理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落实八项规定的制度和措施。在社区活动管理、资源分配管理、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建立更加科学、细致、可操作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使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创新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整合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居民、社会媒体等各方监督力量,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鼓励社区居民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多种渠道,对社区服务领域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作用,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对社区活动组织、资源分配、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全程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针对社区服务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社区服务系统内评选和宣传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区服务环境。让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社区服务工作整体作风的转变。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遵循,关系到社区服务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要求、更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为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