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2025年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的会议既是总结成绩的“复盘会”,更是重整行装的“誓师会”。刚才,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关于基层治理的最新精神,听取了“清牌”“清墙”专项行动、暖新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的阶段汇报,审议了社区工作者增配方案。过去一年,全县上下以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局为突破口,初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但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机制运转还存在“齿轮咬合不紧”“动力传导不畅”等问题。下面,我围绕“三个维度”提要求、作部署:

一、要校准政治坐标,以“赶考清醒”扛牢治理使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建引领是贯穿始终的红线。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抓纲带目”的战略意义。

(一)要在思想对标中筑牢政治忠诚。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要建立“首课机制”,把《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结合“三会一课”开展“治理现代化大家谈”活动。当你们在规范村级证明事项时想到“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党夯基”,在整合日间照料中心时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就是在用行动诠释“两个维护”。这种政治自觉,必须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此处隐藏2074字,下载后查看---

基层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条块分割,构建“众星拱月”的治理生态。

(一)要完善“吹哨报到”响应机制。“乡镇吹哨”不能止于问题上报,要建立“哨源质量评估”制度,对高频哨源开展源头治理。水利部门针对防汛哨声集中问题,实施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住建部门接到危房改造哨声后,推出“安居保”综合险种。这种“接哨即解题”的闭环机制,才是真协同。

(二)要深化“吉先锋”品牌创建。“暖新城市”建设要聚焦新业态群体需求。在物流园区打造“红色驿站”,提供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定制服务;为外卖骑手设计“红色地图”,标注充电桩、公厕等便民设施;推动快递网点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让治理温度穿透城市“最后一百米”。

(三)要构建“平急结合”治理体系。平时要织密“五级组织架构”,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网格治理;急时要迅速启动“战时机制”,像去年抗击冰灾时那样,3小时内集结3000名党员突击队。要建立应急物资“分布式”储备网络,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平安屋”,让治理韧性经得起风浪考验。

同志们,基层治理如同登山,越到高处越需铆足劲。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抓落实,共同答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时代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