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社工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系于人心向背,是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狠抓作风建设,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作为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受启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领会作风建设重大意义,夯实思想根基

(一)作风彰显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党的作风,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党的形象。它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优良的作风,能够使人民心气顺畅,党和人民同甘共苦。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秉持着“三大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充分证明,党的作风正,人民才会真心拥护,党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所面临的环境和队伍状况不断变化,作风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诱惑增多,党内作风问题逐渐凸显。若不重视作风建设,任由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民心,甚至面临丧失政权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感,切实抓好作风建设,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作风折射党性,筑牢信仰之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形象和素质,其根源在于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决定着作风的优劣。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在于公、私二字。许多作风问题,看似微小,实则都与公私问题紧密相关,涉及公款、公权的使用。抓作风建设,必须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理想信念是本,作风是形,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对GCD人而言,能否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重要标准。同时,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我们要将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引领良好作风的养成。

(三)作风紧扣核心,密切党群联系。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GCD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将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此处隐藏2701字,下载后查看---

三、积极探索作风建设有效路径,推动工作落实

(一)正风肃纪反腐协同,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正之风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而腐败问题又会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因此,必须将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体推进。要通过加强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明纪律、守规矩,增强纪律意识和底线思维。同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违反纪律和作风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通过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方面的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作风全面纯洁提升,带动社风民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终目的是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党员干部的作风,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也对社会风气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入手,延伸到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以及学风、文风、会风等各个方面,全面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我们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正能量,传播新风尚,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三)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推进常态长效。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能够为作风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一方面,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另一方面,要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腐败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形成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长效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成果。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见效,为作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通过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作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推动XX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