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xx村位于镇集镇中心,下辖xx个村民小组,共计xx户xx人,党员共xx人,因无山少地,集体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内生动力不足。近年来,xx村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自身红糖制作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红糖统一生产、销售一条龙,年销售量在xx万斤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xx万余元,切实助力群众增收。在xx村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我们高度重视文化振兴,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涵养文明新风尚,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文明之风遍润田野,让和谐之风迎面而来。
一、公司+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有高度
xx红糖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的红糖制作,讲究的是手工精细、选材严格。xx村继承了这一传统工艺,且其做工考究,经调料、搓条、切块、上架等27道手工工艺,每道工序须一环扣一环,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红糖细如银丝,一公分内能够平放二十根,而且根根空心,具有细、嫩、圆、滑、软、香、韧等特点。怎么将记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这五百多年历史传承独特的红糖生产技艺转化为乡村生产力,xx村考虑了很多方式,最终敲定打造“公司+农户”模式,成立了xx镇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范传统红糖生产工艺流程,并联合本村制作红糖的村民,统一生产、销售,提高红糖品质,将传统手工红糖推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xx红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xx村注重品牌建设,设计了统一的包装和标识,加强了产品的宣传推广。
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xx村还积极探索红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xx村曾专门组织人员外出学习,理顺了手工红糖产业运作模式,并开发了以蔬菜和水果为配料的彩色红糖,有火龙果鸡蛋红糖、菠菜茶红糖、芒果维C面、黑芝麻鸡蛋红糖等八种口味。同时,xx村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文化节等活动,通过“这很抚州”等网络红人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xx红糖,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将xx红糖销往全国各地,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如今,xx红糖成为了村里一项特色产业,为xx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带动了全村村民就业。
二、党建+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有深度
---此处隐藏2355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坚持民主协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表达,各村小组议事点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民主议事,由发起人提出议事事项,村小组全体村民共同协商解决。通过群事群议,形成了小事不出“村民议事点”,大事不出“村委会”的良好局面。
三是注重典型引领。开展“最美家庭”“最美人物”等典型选树活动,挖掘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用身边人为榜样激励更多的人向善向美。对获评的人或家庭全部挂牌上墙,形成互相竞争、比拼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的推动了xx村乡风文明的建设。
四、“革旧+树新”,移风易俗有新度
始终把破除陈规陋习作为深化移风易俗的重中之重,深入关注村民反映强烈的人情消费高、宴请流程多等问题,制定了《xx村移风易俗管理条例》、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婚丧喜事“十”指引》,量身定制红白喜事“文明菜单”。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加强教育引导、鼓励相互监督等方式,大力推行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人情适度、合理收礼、新式祝福的新风尚。村委会委员xx同志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他主动带头开展零彩礼婚嫁。2024年,他女儿零彩礼与本村村民结婚,发挥了先锋示范作用。双方父母为两位新人购买轿车,更是让年轻人轻装前行。xx村大力提倡文明新风尚后,老百姓思想转变了,幸福指数也得到很大提升。只有党员干部做到自觉履行党员义务,遇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亮身份、做表率,乡村治理才能筑牢基础。坚持德治铸魂,设立“道德红黑榜”,经过村民代表评议,对庭院卫生干净、邻里关系和睦、孝敬老人等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上红榜,对房前屋后卫生不整洁、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上黑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近年来xx村从“空壳村”到富裕文明村的蝶变历程,最关键的是有一个担当作为,实干为民的党支部。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有了村党支部的掌舵定航,有了党员干部的实干巧干,有了全村上下的齐心协力,xx村才能实现旧貌换新颜,在后发赶超的征程中铿锵前行,实现由穷到富、由闭塞到文明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