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上半年共召开专题会议--次,印发食品安全相关文件--份,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与--个村(社区)、--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乡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分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次,有效提升了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深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此处隐藏3207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对失信企业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进行惩戒,促使企业诚信经营。
(三)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共治格局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AAA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二是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进一步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群众给予适当奖励,激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局面。
三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