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多元救助服务圈。一是开展社会救助服务试点工作。联合卫健部门为有需要的部分低收入人口提供针对性的健康体检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目前已摸排体检人数237人。二是开展暖心护航动态监测。截至目前,低保、特困、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众暖心护航动态监测设备安装在线使用户数为421户,上半年以来,及时处理报警1290次。三是开展分散特困“安居、美居、乐居”关爱行动。针对分散特困人员实际生活需求,分类确定实施对象,建立“一户一档一策”,为有需求的55户55人分散特困人员提供房屋改造、智能设备安装、生活设施添置等服务。
2.提档多元助餐服务圈。聚力构建“1+7+N”助餐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十五分钟助餐服务圈”。推进区级中央厨房建设项目,力争二季度投入使用,通过实现“一站式”老年助餐、配餐、送餐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用餐需求,推动老年助餐从“保基本”向“优品质”提升。年内新建3家“全龄段”“宁好食堂”,进一步扩大助餐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优化调整送餐点位布局,扩大送餐上门服务范围,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送餐覆盖率。
二、其他重点工作
1.聚焦兜底夯基,民生保障网络织得更密。巩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格局。完成红梅街道、兰陵街道、郑陆镇3家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申报工作。目前已与第三方签约,正在完善装修方案中。强化社会救助宣传力度。组织开展X区“苏扶助困常有爱‘救’在身边暖民心”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累计开展政策集中宣传活动10余场,敲门行动入户宣传500人次,机关科室进基层政策培训3场次。传递慈善关爱救助温度。成立“X民政温暖益家”慈善基金,倡导全民参与指尖公益。利用春节、端午等节日开展慈善物资配送,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2000份慰问物资33万元。完成慈善助孤助残审批170人,发放慈善资金51万元。
---此处隐藏1881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攻坚民生保障“兜底线”。推进低保临救扩围增效,进一步管好、用好救助备用金,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强化主动发现,做好非本地户籍遇困人员的临时救助,切实增强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完善编制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统筹衔接养老、助残等关爱服务政策,整合优化慈善帮扶、志愿服务等社会资源,拓宽救助供给主体,形成救助服务合力。强化社会救助业务培训,更新编印特殊人群政策汇编,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培训和调查研究,提升基层人员救助服务水平。
(二)加速养老服务“提品质”。加大2025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和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推进力度,力争保持全市第一梯队。推进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搭建集成全区养老服务资源指挥调度、养老服务体验、前沿智慧养老产品展示、政策和康养信息咨询、为老服务培训指导以及老年文娱活动等功能的地区性标杆中心。加快社区食堂、睦邻点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建成投用。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确保全年培训人次不低于7000人次。开展X区老龄协会换届工作。举办全区“敬老月”活动。
(三)筑牢安全监管“重防范”。结合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隐患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清单如期销号清零。依托区级养老服务指导阵地,采取集中轮训方式,对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服务人员开展全覆盖培训。强化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运用,将各养老服务机构监控接入区级监管指挥平台,实现实时监督、抽查,提升智慧养老服务监管水平。组织对20家社会组织开展双随机检查,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市、区等级评估,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夯实专项整治“强基础”。持续围绕民政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以区级层面为主阵地,发挥区民政局牵头抓总作用,更好牵头区级相关职能部门、镇(街道)和民政服务机构,对照问题清单“深挖一层”,形成问题底数清、整改举措实的系统清单,深刻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推动民政领域集中整治问题得到有力整改。定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调研督查,形成整改闭环管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纠治“四风”问题,推动民政系统作风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