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总书记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站位高远、内涵丰富,为我们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可以说,这是一篇“引领之文”,是一盏“思想明灯”。“十五五”时期,正值中国式现代化进入纵深推进、动能重构的关键期,既要承上启下,又要接续发力。对我们XX市而言,更是从"谋势布局"转向"乘势而上"的重大契机。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牢牢把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奋发之姿、实干之策,编制一份目标明、路径清、举措实、接地气的好规划,真正绘好未来五年的“施工图”、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下面,我讲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提升站位“谋”在前,把握“十五五”的战略主线
思想之舵一旦偏航,行动就容易走弯路。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盘,也是我们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校准路径的坐标系。我们要从“历史逻辑”“现实格局”“未来走向”三个维度,准确把握规划编制的深层意蕴。
第一,把“长周期谋划”当作根本方法。总书记指出,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到“十四五”稳步推进,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持续执行力。当前,XX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蝶变的关键期,必须紧跟这一顶层设计节奏,以系统性思维前瞻布局,把"规划图"变为"实景图",实现城市的“稳中提质”“蓄能跃升”。
---此处隐藏2078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压实责任链条,强化组织统筹。成立高规格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主要领导齐抓共管,强化“指挥部”机制,建立任务清单、时间表、路线图。部门之间要增强协同意识、打破壁垒,确保步调一致、上下贯通,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
第二,坚持调查研究,增强底盘支撑。调研是规划编制的“源头活水”。要组织多层次、宽领域调研活动,既深入“高楼之上”听专家之言,又走进“田间地头”听群众之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开展精准建模、趋势研判,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注重向上对接、向下衔接,确保市级规划与国家、省级部署高度契合、相互支撑。
第三,汇聚社会合力,提升公众参与度。规划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集体创作”。要以“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态度,充分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多方意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使规划真正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解读,引导全社会关注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
第四,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执行有力。建立“谁编制、谁负责,谁执行、谁担责”的闭环责任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和动态调整。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挂图作战、节点推进。加强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监督,让规划实施既有过程管理,也有结果倒逼,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地见效。
同志们,规划如舟,奋楫者进。我们要以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方向盘”,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风向标”,用一张清晰的“路线图”,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力”。让“十五五”规划成为XX市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新起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XX智慧”,展现“XX作为”,书写“XX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