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任务
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高质量完成2025年各镇(街道、园区)申报农村改厕任务xx户。坚持分类施策、有序实施的原则,科学编制改厕方案,规范改厕标准,严格工程化、项目化管理。确保改一户,成一户,使用一户,满意一户,每一户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质量优良,群众满意。
二、实施方式和奖补标准
(一)优选改厕模式。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模式。我县改厕化粪池统一推广“PE三格式、玻璃钢三格式、水泥预制一体化式、砖砌式、污水管网”等模式,场地开阔易于开挖的选择密闭性能好的PE、玻璃钢式三格式化粪池;场地紧张开挖困难的可选择混凝土浇筑三格式化粪池;对于不宜采取户三格改厕模式的农户,也可以采取联户改厕+大三格处理等其他方法。各镇(街道、园区)要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衔接治理,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中心村庄和集镇支持延伸管网选择完整下水道模式,支持有需要的分散农户选择“三池一地”处理模式,其他改厕模式必须经报备审核通过后进行试点,论证可行后方可推广。
---此处隐藏3554字,下载后查看---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实行县统筹、镇实施、户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农业农村局是农村改厕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技术指导、资金落实、质量监督、县级验收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按年度计划将农村改厕经费、后续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各镇(街道、园区)是改厕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改厕项目工作启动前,各镇(街道、园区)要召开项目改厕工作动员会,分解落实年度任务,严格落实镇、村(社区)在改厕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并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严格考核。各镇(街道、园区)、村(社区)要明确专人负责农村改厕工作,落实包保到户责任,做好宣传发动,巡查督导,确保改厕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技术培训。各镇(街道、园区)负责组织改厕分管领导、镇、村经办人员和改厕施工人员就农村改厕政策、技术原理、施工标准及注意事项开展培训,各镇(街道、园区)3月底前要完成对参与改厕指导、验收的镇村干部、村民监督员和所有施工人员全面培训,确保每名参与改厕的人员都能掌握改厕相关环节技术标准。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园区)组织改厕相关人员在我县已建设好的3个农村改厕实地现场教学点进行参观学习,现场有1:1改厕技术实物模型,通过工艺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和宣传推介。
(三)完善资金监管。按照“谁用资金、谁负主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各镇(街道、园区)对农村改厕项目奖补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对出现虚报冒领、降低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处理。各镇(街道、园区)要严格落实信息公开、村务公开要求,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制度,保障农民知情权、监督权。对验收过程中达不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不予兑现奖补资金,直至整改到位、农户正常使用方能兑现奖补。
(四)严格督查考评。各镇(街道、园区)要将改厕任务落实到村、到人,强化督导检查、明确奖惩措施。县农业农村局协调相关单位按照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进度安排,对各镇(街道、园区)改厕组织管理、工作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检查督导,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评范围,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确保农村改厕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