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环境看,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环节。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为了跟上时代的变迁和应对国际环境的最新发展,我国迫切需要一群既充满科研热情又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杰出青年人才。青年时期是研究生涯中精力最旺盛的阶段,青年在各种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中仍面临科研环境、评价机制、现实需求等方面的挑战。
(一)科研环境:管理过度行政化。青年正处在思维创新活跃和创造力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旺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和充足的活力。特别是那些刚进入科研前沿的青年人员,他们通常有强烈的科研理想和实现这些理想的愿望。但是行政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这可能导致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在获取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科研平台及相关资源方面面临一些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杰出青年的计划项目扶持力度不足,科研项目申报过度行政化。虽然制定出台了不少面向优秀青年的专项计划项目,但很多青年科研工作者觉得科研项目资金的报销流程过于烦琐,预算编制的规定过于细致严格。同时,科研管理的高度行政化也体现在经费审计流程复杂、申报周期太长、申报手续复杂等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科研人员用在研究上的时间大大缩水,更别提精心展开研究了。
(二)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同质化。宽广的视野、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敏锐的感知力,促使青年人产生了强烈的创新、创造和创业意愿。他们渴望在人才的使用和奖励上能够不受限制,希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途径能够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然而,在当前的评价机制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多数评价体系未能全面反映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的特质。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青年科研人员通常与资深科研人员在相同的平台、标准和模式下接受评估。由于这种评价方式较为统一,青年科研人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经历一定的资历积累过程。此外,当前的评价理念仍然较为注重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职称、学历和奖项等因素,尽管国家层面已经提出了破除“五唯”的政策导向,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完善。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青年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可能未能得到充分彰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青年科研人员在从事基础研究时面临的专注度挑战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新领域和新方向上的探索。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部分青年科研人员更倾向于追求短期成果,而对长期研究的投入相对不足。
(三)现实需求:生活待遇标准偏低。对于刚刚踏入科研创新领域的青年来说,他们在职业起步阶段往往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例如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居住条件不够理想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挑战。这些情况可能会使他们的生活成本有所增加。
---此处隐藏1396字,下载后查看---
中国GCD始终把青年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因此,我们说信任、重视和依靠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素,而关于青年的发展和事业以及关于青年的一切工作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遭遇的诸多挑战,并妥善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才能使他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一)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为了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切实担负起科技创新使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青年,就需要在全社会厚植尊才爱才用才敬才的底蕴,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地发展、顺心地工作、舒心地生活。首先,在科研管理体系方面,要简化经费报销、课题申报、结项成果等事项流程,简化过程,建立简洁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减少青年科研人员的事务性时间损耗。其次,科研资金管理需增强对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的资金扶持范围与强度。通过创建科研启动资金等策略,为青年研究人员在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资金帮助。最后,针对那些研究方向尚不确定的青年科研人员,可通过设立初期项目,增加他们的必要实战经验积累。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不仅直接关系广大优秀青年的直接利益,而且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传导功能。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是激发优秀青年科技创新活力以及培养优秀青年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发现、使用和评价机制,用好用活广大优秀青年,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青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状况,在具体评价方式上构建具有多元价值导向的评价机制。第二,为了满足不同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应构建并实行合理的差异化评价体系。第三,科学合理设置考核周期,正确评价青年科研人员价值,构建优秀青年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做出更多原创性和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三)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为了激励各界青年人才积极投身于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要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体系,为他们提供全面关照的服务,这不仅是增进这些人才效能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全球人才高地和推进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为了破除优秀青年发展的生活困境,我们就必须以安身安心立业为目标拴心留人。首先,我们要重视满足青年科研人员安家立业的保障性需求,通过提供公租房、创新券和住房补贴等形式,优先解决这些青年的住房及家庭生活等问题,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其次,我们要为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切实为他们“减负松绑”,充分释放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帮助他们缓解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
三、结语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了我们必须依赖于自身能力发展,这亦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自主性。同时,现代文明的发展现状又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技支持的基础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身处大有可为的历史时期,在追求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途上,必须肩负历史所赋予的时代责任,成为时代的先锋者、创新者和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