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为导向,加快建设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全国**产业园,正加快打造中国**部最大的高质量再生资源产业园。202**年,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产值**亿元,产业门类、规模居**部地区前列,并成功举办第**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暨园区发展论坛,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范例。当前,产业发展面临“吃不饱”、竞争弱等问题较为突出,亟需协调解决。

一、工作成效

(一)谋势而动,瞄准新产业抢占新风口。一是科学布局。全面落实“两山论”,抢抓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新风口,加快产业变革转型,优化**平方公里园区布局,形成“**园**链**闭环”产业格局,力争202**年产值达**亿元,打造立足**、配套全国的高质量再生资源产业园。二是政策撬动。制定科创、上市等支持措施**条,下好优化信贷服务、强化金融调度、提升投放质效“三步棋”,202**年末,**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绿色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绿色债券余额**亿元。三是严格准入。坚持“亩均论英雄”,完善规划、能耗、环境、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标准,新引进再生资源项目投入强度每亩不低于**万元、前5年平均亩税不低于**万。

(二)顺势而为,着眼全链条打造新集群。一是招商补链。突出“三单、三看、六有”,实施政企“双链长”招商,绘制报废产业链图谱,梳理**等上游回收企业**家、中游加工企业**家、下游制造企业**家,引进投资**亿元的**等龙头企业,配套引进**报废汽车等上下游企业**家,补齐上游核心链条。二是消除卡链。秉持“**”营商服务理念,把企业家的事当自己的事,牵头组建**静脉产业联盟,梳理**周边**公里内的废钢储量,协调原材料供应约**万吨/年;协调**等**家企业纳入**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每年跨省转移处置电子危废近千吨。目前,通过提高企业满意度,以商招商引进市外企业占比达80%。三是强链成群。废旧拆解、再生金属、节能环保等产业年处理报废汽车、退役电池等废弃物能力达**万吨。**循环经济企业由最初的**家发展为现在的**家,其中规上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三)乘势而上,突出优服务推进新项目。一是快速“破堵点”。前期邀请专家对规划初设、环评、安评等环节提前介入、关口前移;中期及时解决征地拆迁、污染防治等疑难杂症;后期依法联合组织验收,确保项目蹄疾步稳。二是跑出“加速度”。实行每个项目配备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牵头部门、一套推进方案等“四个一”机制,推进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如投资**亿元的**万吨钢结构项目当年投产。三是深化“放管服”。以“减资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促简政,推进“双联双保双函”精准服务企业,打造“五低成本”投资环境,实现“项目手续跑一趟、园区专员服务一条龙、提前介入一键通、政策兑现一会制”,全程网办比达**%。

---此处隐藏2725字,下载后查看---

(四)个别地方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导致乱象丛生。由于个别地方对废旧物资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废旧物资流向二手市场和非法拆解点,造成有害物质随意排放污染事件发生,严重制约了再生资源产业良性发展。如:根据央视财经报道,我国车辆报废后,约33%流入了非法拆解点;约25%流到了偏远地区或者成了僵尸车、留下自用等;真正进入正规拆解厂的占比不到4成。目前,**具备资质的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家,总拆解能力达到**万台/年,202**年共拆解25.2万台,仅为产能的30%。

三、工作建议

(一)严把市场准入关。建议国家层面优化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和退出标准,督促各省市严格执行《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商务部令2020年第2号)等规定,科学规划布局,建立全国产能总量调控机制,或者建立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避免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严把税收政策关。督促各省市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等规定,杜绝地方自行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共同维护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

(三)严把产品回收端。建立健全全国回收企业“白名单”制度,建立一体化再回收大市场,实现废旧产品回收闭环。明确报废车拆解、废旧家电回收企业名单,统一政策优惠,严禁各省市出台土政策,干预市场竞争,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横行。

(四)严把执法监管口。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报废汽车、废旧家电等回收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准报废车”等流入二手市场或非法拆解点,保障道路交通、环境和消费者人生安全。同时,进一步规范废旧家电等回收招投标流程,对偷税漏税、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严厉打击,以维护法律尊严和市场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