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融媒体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1、党建引领聚合力,铸魂育人促发展

中心党组将政治建设作为党建核心,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党建与媒体业务“双融双促”路径。强化意识形态学习,制定全年工作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上半年选派1名优秀年轻记者到省广播电视台培训,着力打造“强责任、善学习、勇创新、敢担当、守纪律”的融媒队伍,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宿松融媒”抖音号在一季度全省县级新媒体传播效果评价中位列第10位;记者刘正平、程石欣的稿件《乡村好“丰”景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荣获2024年安庆新闻奖三等奖。2、抓实理论学习,擦亮政治“底色”

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部署,一体推进学查改,开展9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学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贯彻新时代党建要求,履行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落实“一岗双责”。2025年上半年召开8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内容37条,强化了党员干部理论武装。

---此处隐藏2395字,下载后查看---

1、县融媒体中心存在全财供、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和聘用人员混岗的“三元结构”,缺乏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因覆盖面窄、待遇低,难以引进高水平人才,且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团队活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融媒体中心下设传媒公司以聘用人员为主,稳定性差,新闻采编、技术保障和经营管理等人才紧缺。建议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高待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畅通晋升渠道,加强内部培训和人才交流。

2、经营收入难以有效反哺事业发展

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下滑,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挤压县级媒体市场空间。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公司业务资源传统有限,主要集中在活动直播等方面,经营模式单一,产业范围狭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建议创新“新闻+政务+商务”运营模式,拓展增值服务,探索与文旅等产业跨界合作,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扩大营收来源。

3、技术设备老化与维护压力大

全县四百多公里主杆线路运营多年,承担多种业务,光缆老化严重,维修成本高。中心虽与中通服公司洽谈合作,但设备整体升级资金短缺。建议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寻求与更多专业技术企业合作,制定系统性设备升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