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助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启示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xx市牢记嘱托,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充分发挥绿水青山比较优势,把生态旅游产业定位为富民强市主导产业,聚焦建设“xxx”生态旅游城市,聚力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加快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工作成效

聚焦省第xx次党代会明确的“xxx”定位,紧扣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加快建成xx生态经济强市”“聚力建设幸福xx”目标,在深入解构市情、研判形势、调研论证基础上作出加快推动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建成xx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定位,围绕“xxx”目标,推进落实八项主要任务、十三项重点工作和系列保障措施。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运行质效不断提升,“旅游+”“+旅游”双向用力工作格局持续优化,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创建进展明显,基础设施提升、特色产品开发、服务体系构建等项目建设梯次推进,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协调常态工作机制、旅游投诉“三快三到位”工作机制高效运转,“毛绒玩具+文旅”和四季主题系列活动聚客引流,全市旅游消费回暖复苏、旅游市场安全稳定。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xx%;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xx%。据第三方机构测算,全年预计可接待国内游客x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x亿元,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二、具体做法

(一)高位统筹强“调度”。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制定《运行机制》《重点任务清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旅行社“引客入安”旅游奖励办法》《加快推进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加快编制《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调度、通报、考核等工作机制。召开市旅发委主任会议、专题调度会议20余次,召开市假日旅游指挥部会议28次,围绕“毛绒玩具+文旅”、旅游品牌创建、假日服务保障等主题进行研判调度,加快构建协同推进、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此处隐藏3395字,下载后查看---

(四)坚持用心用情,培育主体激活力。加强与旅行社、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等对接联系,精准推送旅游线路、旅游攻略、优惠政策和相关旅游资讯,开展丰富多彩旅游促销活动。开展“亲商助企日”活动,制定《xx市鼓励旅行社“引客入安”旅游奖励办法》《xx市旅游航班和列车“引客入安”奖补办法》《xx市中心城区新建四星级五星级饭店奖励扶持办法(试行)》,逐季度兑付“引客入安”奖励政策。用心呵护发展环境,以旅游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在监管约束上有边界,在服务引导上无禁区,在食品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灵活监管、规范执法,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坚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规模效益。围绕“三年三千”目标任务,巩固提升全域旅游创建成果,推动南宫山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瀛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平利蒋家坪、白河庙山寨、陕甘茶马古道、岚皋千层河、汉阴双河口、旬阳水泉坪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利马盘山、石泉后柳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创建一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紧扣高质量项目建设主题,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生态旅游项目,加大在建项目建设检查指导力度,形成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良性循环。瞄准重点文旅项目,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建设,培优育强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二)丰富旅游业态。把握旅游发展正从单一观光型向复合消费型深度转变的形势,发挥生态旅游渗透力强、跨越性广等特点,坚持“旅游+”“+旅游”双向用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用活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非遗传承等元素,推进旅游、商贸、体育、康养等消费业态跨界融合。对传统产品进行再包装、深挖掘,对新兴产品重开发、强开拓,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开发一批沉浸式、体验式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丰富“快进、慢游、深体验”产品体系,积极打造“xx味道”美食品牌、“乐游xx”精品线路、“xx有礼”旅游商品、“睛彩xx”文旅演艺。

(三)扩大品牌影响。坚持内宣外宣结合、市县两级联动、线上线下同步,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矩阵。围绕游客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提供精准的旅游线路、旅游攻略、优惠政策和相关旅游资讯。聚焦“毛绒玩具+文旅”主题持续发力,突出非遗技艺、xx美食等独特资源和特色,精心策划文旅活动,提升办好第二十四届中国xx汉江龙舟节品牌活动,打造“四季xx”“节令xx”“节庆xx”“非遗xx”“多彩xx”等主题活动,叫响做靓“秦巴明珠·幸福xx”特色品牌。(四)优化服务水平。推进城市旅游集散、“漫游xx”AAA小程序、智慧旅游平台等项目建设,提高旅游智慧化服务水平。

健全假日服务保障协调常态工作机制,落实旅游投诉办理“三快三到位”工作机制,完善集中调度、保障协调、信息共享、联动宣传、预警响应、督查通报、创新供给等长效机制。推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优化旅游服务环节,加快形成全方位、高质效的旅游服务体系。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大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加强旅游安全管理,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