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市警示教育会议,既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更是一堂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课。当看到片中个别干部因理想信念滑坡走向违纪违法深渊的案例时,我深刻认识到:警示教育不是“看戏听故事”,而是必须入脑入心的“政治体检”。作为某某县委书记,必须把捍卫“两个确立”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将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与某某实际结合,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在三个维度上拧紧“总开关”。
在理论武装上,我们创新推出“秦岭夜校·某某讲堂”,把每周三定为全县干部理论学习日,将“七个有之”问题解析、典型案例剖析纳入必学内容,采取“县委常委领学+乡镇书记述学+支部书记评学”模式,今年已开展专题学习12期,覆盖干部5000余人次。比如在漫川关镇试点“红色板凳课堂”,组织老党员、乡贤用方言解读条例,让纪律规矩在田间地头“生根”。在政治建设上,建立“政治素质档案”,从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等6个方面量化考核,对2名落实生态环保整改不力的镇办负责人启动“政治体检”程序,以刚性约束防止“七个有之”问题萌芽。
某某作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材。我们正依托袁家沟口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专线,将条例学习与参观革命旧址、重走红军路结合,让干部在缅怀先烈中感悟“纪律就是生命线”。近期已组织3批科级干部开展“对照条例找差距”活动,收集整改清单237份,这种“红色+纪律”的教育模式,让警示教育更有穿透力。
二、刀刃向内改作风,在动真碰硬中锤炼铁军本色
会议强调的“刚性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直指某某干部队伍存在的“中梗阻”问题。去年巡察中发现,个别镇办存在“会议多、报表多”现象,群众戏称“干部忙着填表格,没空下田看庄稼”。为此,我们以基层减负为突破口,推行“三减三提”机制:减会议,将周一定为“无会日”,全县性会议压缩40%,采用“视频会+现场会”同步推进;减报表,整合党建、乡村振兴等6类报表,开发“某某智慧政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录入、多部门共享;减考核,将季度考核改为“红黄榜”月度通报,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此处隐藏1786字,下载后查看---
作为县委书记,落实“一岗双责”必须见诸行动。我带头建立“三个联系”制度:联系1个软弱涣散村、1家重点企业、1起复杂信访案,每月至少2次到一线办公。在包联的高坝店镇寺沟村,推动解决饮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问题7件,协调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120人。同时,在全县推行“书记督责”机制,对镇办党委书记实行“季度述责+年度评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同考核,对2名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的镇党委书记进行约谈。
家庭是拒腐防变的重要防线。我们开展“廉洁家风进万家”活动,组织干部家属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评选“清廉家庭”30户。比如法官镇党委书记家属自发组建“廉内助”宣讲队,深入社区开展家风讲座16场,这种“以家促廉”的方式,让警示教育延伸到“八小时外”。
五、常抓不懈固根本,在建立长效中深化教育成果
警示教育不是“一阵风”,必须常态化、制度化。我们正谋划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在内容上,分领域制作《农村基层干部违纪案例警示录》《项目建设廉政风险指引》等教材;在方式上,推行“线上+线下”双轨教育,开发“某某廉韵”AAA小程序,设置“每日一纪”“案例剖析”栏目,累计点击量超10万人次;在机制上,建立“警示教育月”制度,将每年3月定为全县纪律教育集中宣传月,通过“案例通报+专题研讨+整改承诺”组合拳,推动警示教育走深走实。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某某将始终以警示教育为镜,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把纪律规矩刻在心底,让“作风硬、本领强”成为干部队伍的鲜明标识。当前,我们正聚焦“一都四区”建设目标,统筹推进“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以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秦岭深处的这片红色热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下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