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一金融领域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初心担使命清风护航新征程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七月的骄阳似火,映照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七月的党旗飘扬,凝聚着新时代GCD人的使命担当。值此中国GCD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核心的专题党课学习。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领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关乎行业作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以此次党课为契机,回望来时路,校准前行向,以清风正气护航金融事业行稳致远。

一、回顾金融系统党建历程,领悟中央八项规定对金融作风的引领

(一)从红色金融到现代金融:党建引领的光辉脉络。中国金融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镌刻着红色基因。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成立,党员干部们背着银元、账本翻山越岭,在战火中守护革命的“经济命脉”。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银行创造性地开展货币斗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展现了GCD人在金融领域的智慧与担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体系的建立、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调控,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以来,从四大行商业化改革到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党建始终是金融改革发展的“定盘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石。

(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金融作风建设的转折点。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横空出世,如惊雷般涤荡着党风政风。对金融系统而言,这不仅是纪律约束,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此前,部分金融机构存在文山会海、铺张浪费、形式主义等问题:一场业务推介会动辄花费数十万元,调研报告沦为“数字游戏”,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被浮华掩盖。八项规定出台后,金融行业迅速响应,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公务接待,大力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某国有银行取消了豪华的年度庆典,将节省的资金投入普惠金融项目;证券机构通过线上路演取代线下高成本推介,让资源真正流向创新企业。这些变化,让金融系统回归本源,重焕服务初心。

---此处隐藏3609字,下载后查看---

五、总结金融领域作风建设成果,持续以八项规定推动金融健康发展

(一)十年磨一剑:金融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金融系统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据统计,全行业“三公”经费平均下降60%以上,会议数量减少40%,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幅减少。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创新不断涌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八项规定精神的引领,更凝聚着全体金融从业者的辛勤付出。

(二)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金融领域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带来新的风险挑战,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风问题容易反弹回潮。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疲劳厌战”情绪,持续巩固拓展八项规定成果。要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作风问题的精准识别、动态监测。(三)奋进新征程:以八项规定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奋力书写金融事业新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防范风险方面,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在深化改革方面,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要牢记“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贡献力量。

同志们!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GCD人的“金色名片”,是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护身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金融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