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2025年挂钩联系点党支部讲授党课的讲稿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来到**街道**社区第二居民小组党支部,既是履行区委常委挂钩联系基层党支部的责任,也是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思想的一次宝贵机会。根据区委深化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的安排,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围绕“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过硬作风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基层治理新实践”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永恒价值,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看似是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具体要求,但其精神内核极其深邃,影响极其深远。它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是中国GCD勇于自我革命、净化政治生态的“第一刀”,是推动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根本性好转的关键一招。

(一)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八项规定从最高领导层做起,要求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不搞迎送,开会讲短话、发短文,出行不封路、不清场,直接回应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十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同志们,我们身处基层,是党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群众感知党风政风的“晴雨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社区、在居民小组,我们更要深刻理解八项规定的民本情怀,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坚决防止在服务群众时讲排场、搞特殊、收受好处。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

---此处隐藏5914字,下载后查看---

(二)聚焦“让制度严起来”,织密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网络。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针对社区、居民小微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和风险点,特别是人(发展党员、干部管理)、财(集体资金、惠民资金使用)、物(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事(议事决策、工程发包、证明出具)等核心环节,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评估和修订完善。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要明确每一项权力的边界、流程、责任和追责情形,确保制度覆盖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各方面。狠抓制度刚性执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就是一纸空文。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支部书记要带头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要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该怎么做。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坚决杜绝“稻草人”现象,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深化居务组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严格落实居务公开、组务公开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惠民政策落实名单、工程项目建设进展及资金使用、财务收支等,都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党员和群众公开。要创新公开方式,除了传统的公开栏,还要积极运用AAA群、社区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看得见、能监督。

(三)聚焦“让作风硬起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持续深化学习教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党纪党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要运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反复学、深入学,真正入脑入心。要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剖析本地本社区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例,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走进楼栋、走进住户、走进商户,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掌握他们的困难。坚决反对搞“盆景式”“作秀式”调研。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找准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调研的成果要体现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上来。在服务群众时,要坚决杜绝态度生硬、推诿扯皮、效率低下。要推行“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要敢于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以过硬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用好网格化管理、居民议事会等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体、特殊人群的帮扶救助。在**街道**社区,要特别关注外来租户的服务管理,将其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提供均等化服务,营造包容和谐的社区氛围。要鼓励居民就近就便务工从业,链接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

(四)聚焦“让治理优起来”,提升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织密夯实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要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配强网格力量(网格长、网格员),明确网格职责,健全网格运行机制。要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城管网格等“多网融合”,实现“一网统管”。网格员要真正成为信息采集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便民服务员、安全巡查员。要像会上要求的,“管好、服务好村民群众和外来租户”。网格化管理的关键在于“精”和“细”,要实现对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的精准掌握和动态管理。筑牢风险防范化解屏障。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要切实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对辖区内安全生产(消防、燃气、用电、自建房安全)、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特殊人群、地质灾害隐患点(如有)等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发挥好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的作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居委会、监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要搭建有效的议事协商平台(如居民议事厅、楼栋长会议),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要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其在提供社区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要鼓励和支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余热,贡献智慧力量。推动发展与治理互促共进。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和服务。要围绕**区的发展定位,结合**片区的特点和优势(如依托周边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积极思考社区在服务区域发展、促进居民增收方面的路径。要优化社区营商环境,服务好辖区内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把社区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环境更优美、服务更便捷、邻里更和谐、居民更幸福上。

同志们,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全面从严治党似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和终身课题。**社区第二居民小组党支部作为区委的联系点,更要走在前、作表率。希望支部全体党员,特别是班子成员,以此次党课和调研座谈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担当,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加强支部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服务群众的每一项工作中,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努力把**社区第二居民小组建设成为班子坚强、制度严密、作风过硬、治理有效的标杆党支部,为建设“幸福**”、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