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党组书记、院长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强化责任担当,种好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田”

(一)明确责任定位,构建责任体系。我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不仅是一种职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我牵头制定并完善了医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了党委、党委书记、班子成员以及各党支部、科室负责人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分解、逐级压实,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作。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定期主持召开医院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听取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科室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考核、同奖惩,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督促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督促检查机制,定期对各党支部、科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党支部和科室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强化督促检查,有效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落实,确保了医院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加强政治建设,筑牢医院发展“根与魂”

---此处隐藏4546字,下载后查看---

(三)监督执纪的效能瓶颈。医院监督体系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监督力量方面,专职纪检干部仅占职工总数的0.3%,远低于同级公立医院平均水平,且存在专业能力不足问题,监督手段上仍过度依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传统方式,对高值耗材使用、科研经费管理等高风险领域的智慧监督平台建设滞后。监督合力尚未形成,与医保、审计等外部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不畅通,导致x些违规问题“院内发现难、院外处理慢”。近两年查处的典型案例显示,xx%的违纪问题发生在药品器械采购、基建工程等关键环节,这反映出监督的精准性和穿透力亟待提升。特别是在四种形态运用上,存在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预防倾向,未能充分发挥监督的治本功能。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方向,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严肃执纪问责,保持医院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医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总之,作为公立医院党组书记、院长,我将始终牢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推进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新成效,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