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企业供需对接暨营商环境优化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我市在企业供需对接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搭建高效的企业合作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高新区、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以及重点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等。刚才,*高新区、*区、市工信局、市发改委以及部分企业代表作了汇报发言,全面介绍了在企业供需对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果,深刻认识企业供需对接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推动企业合作、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供需对接会、出台惠企政策、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不断完善,合作成效日益凸显。各地积极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供需对接会、产业链协作会等活动,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高新区为例,自2023年8月首次举办企业供需对接会以来,已连续举办五次,累计吸引余家企业参与,成功促成19家企业实现实质性合作,合作产值超亿元。在第五次对接会上,就有来自高新区、高新园等区域的40余家重点企业及金融机构参加,涵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业、服务贸易业等多个领域,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可实现合作产值万元。区也积极借鉴高新区的经验,2024年以来举办各类供需对接活动场,促成家企业合作,带动就业*人,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已成为推动企业合作、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载体,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从审批流程简化、资金补贴、技术支持、人才保障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在政策落实方面,2024年全市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亿元,发放各类补贴资金亿元,惠及企业家;在审批服务方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以内,项目审批时限平均缩短*%;在要素保障方面,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2024年为*家企业解决用工*人,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贷款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新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表现突出,通过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问题协调等全流程服务,2024年共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个,企业满意度达到%。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增强了本地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2024年全市新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此处隐藏8801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企业供需对接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工信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高新区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的工作专班,2024年召开专题会议*次,解决了*个重大问题,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二)强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将企业供需对接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制定详细的任务分解表,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完成情况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2025年,要开展*次专项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推进。*市将这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后,各部门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2024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市名列前茅。
(三)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投入到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企业供需对接、营商环境优化、企业服务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25年安排专项资金*亿元,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支持企业对接平台建设、惠企政策落实、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服务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补充政府服务资源的不足。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2024年投入资金万元,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强化督导考核,提升工作实效。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采取日常督导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督导。督导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2025年,要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企业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市2024年开展了两次企业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整改问题个,企业满意度提升了*个百分点。同时,要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企业供需对接和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提高企业和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2025年,计划在各类媒体发布宣传报道*篇,制作宣传视频*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对在企业合作、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企业进行重点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新区通过宣传其企业供需对接的成功经验,吸引了更多企业参与,2024年新增合作企业家,这种做法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同时,要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理涉企热点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舆论环境。
同志们,推动企业供需对接、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开创企业供需对接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