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期通报的两起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的典型案例,仿若晨钟暮鼓,振聋发聩,令每一位党员干部警醒。这种顶风作案的行为,无疑暴露出严峻的政治弊病与顽固的作风问题,对党风政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强烈地表明整治作风问题需要持之以恒、毫不松懈。身为党员干部,必须深刻反思、以正言行、引为鉴戒,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纪律执行能力和作风的自律性,以坚定的担当和清正的作风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保驾护航。
一、以例为镜,洞悉违规吃喝的危害
黄冈黄梅与安庆宿松的案例令人瞠目,这些案例发生在学习教育期间,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参与,其行为之恶劣、性质之严重可见一斑。明知纪律森严,却依然心存侥幸、违禁而行,事后还集体串供、虚报情况,这充分体现出相关人员在政治觉悟、纪律遵循、规矩恪守方面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失。
从政治层面审视,这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公然违抗,是对党纪国法的肆意挑战,严重损害了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极大地侵蚀了党执政的根基。从廉洁的角度来讲,这种看似平常的吃喝行为,往往是滋生腐败的开端,如同千里之堤的蚁穴,是党员干部走向堕落的起始点。从社会风气着眼,违规吃喝会破坏社会风尚,使奢靡之风盛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念背道而驰。一场饭局、一席酒宴,可能潜藏着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猫腻,不知不觉间搅乱党风政风,使民心民意受损。
这些案例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四风”问题并未彻底消除,违规吃喝的“隐形变异”现象仍然暗流涌动。作风问题不容小觑,一旦任其发展,必然会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影响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阻碍事业的发展进程。
---此处隐藏3098字,下载后查看---
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职一天就要时刻保持警醒。无论是工作中的聚餐还是私人的宴请,都要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自觉远离违规的“饭局酒局”,主动抵制“拉拢请托”,不但自己不触犯“红线”,还要勇于提醒他人,不做“老好人”。真正做到自身廉洁、社交圈廉洁、营造清正的风气。
(二)恪尽职守,切实落实监督责任
作风建设没有旁观者。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监督措施得力、教育引导到位。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堵塞“吃喝腐败”的隐蔽漏洞,防范“暗度陈仓”式的变异行为。对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要敢于处理、严格对待,不偏袒、不掩饰,树立清正廉洁的工作导向。
(三)广纳谏言,明确规范权力范围
监督既是监督者,也是保护者。党员干部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监督、以敬畏的态度对待批评,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视为促使自己进步的有效工具。要善于倾听意见、及时整改问题,不断提高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自身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通报中的这两起案例,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深刻教育。我们要深入挖掘思想根源、强化对照检查、严格制度执行,将严明纪律、严肃作风贯穿于思想意识之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上。只有从细微之处抓起,从小节之处改进,才能真正将廉洁自律落到实处;只有保持如临大敌的谨慎、如临深谷的敬畏,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稳步前行、行向远方。让我们共担作风建设之责,共守清廉为政之本,向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交出一份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