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情况:在“稳”与“进”中承压前行,为全县发展筑牢资金保障网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复苏波动、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重点税源行业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全县财政系统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紧扣县委“1234”发展战略,聚焦“保基本、兜底线、促发展”核心任务,在“开源”上挖潜力、在“节流”上动真格、在“增效”上求突破,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财政收入“量质齐升”,但增长基础仍需加固
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同口径增长X%),占年初预算的XX%,超序时进度X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XX亿元(同口径增长X%),税收占比达XX%,较去年同期提升X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从收入构成看,呈现“三增两稳”特点:一是制造业税收成为“主引擎”。得益于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扩能升级,相关企业税收同比增长XX%。比如,X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生产线投产后,上半年实现税收XX万元,同比翻两番;XX粮油集团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加工利润增长,贡献税收XX万元,同比增长XX%。这两家企业税收增量占全县制造业税收增量的XX%,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支撑。二是建筑业税收逐步“回稳”。随着全县“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提升等12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带动建筑企业产值同比增长X%,相关税收同比增长X%。但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同比下降XX%,拉低整体税收增速X个百分点,反映出税源结构对单一行业的依赖仍未根本改变。三是非税收入实现“规范增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清理盘活国有资产(如闲置的XX学校校舍出租)、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非税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占比达XX%,较去年同期提高X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税收增长缺口。
---此处隐藏3622字,下载后查看---
(三)做好“管财”文章,在“防险”上出实招,守牢财政安全底线。一是严控债务“红线”。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加快隐性债务化解进度(下半年计划化解XX亿元),通过“财政资金偿还+资产处置+市场化转型”多渠道筹资,确保完成年度化解目标;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高风险乡镇(街道)实行“一对一”指导,压实化债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库款“动态管”。加强库款监测预警,完善“按月测算、按周调度”机制,对库款保障水平低于X个月的乡镇(街道),及时调拨资金予以保障;严格控制暂付款规模(确保年末余额较年初下降X%),切实防范支付风险。三是严抓基层“强根基”。开展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财务核算不规范、专项资金挪用等问题;加强财政干部培训(计划举办专题培训班X期,覆盖XX人次),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懂政策、会管理、作风硬”的基层财政队伍。
(四)做好“理财”文章,在“改革”上求突破,激发财政发展活力。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打破“基数+增长”惯性思维,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和绩效评价结果安排资金;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统筹政府投资基金、国有资本收益、存量资产等资源,形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格局。二是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组合模式,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广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XX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升级“财政云”系统功能,实现与税务、人行、人社等部门数据共享,提升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的智能化水平;建立财政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测收支、债务、库款等核心指标,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站式”数据支撑。
各位领导,同志们,财政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发展的“助推器”。下半年,全县财政系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稳”中求进、在“进”中提质,以财政工作的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