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引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一是强化忠诚教育坚持把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市直机关各级D组织开展“忠诚教育月”活动,覆盖D员干部1.2万人次。举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专题研讨班6期,培训处级以上D员领导干部320人次,开展理论测试2次,平均分达91.5分,较去年同期提升8分。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台账,督促市直机关78个D组织完成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450场次,确保D中央决策部署在机关单位落地见效。二是严格纪律执行开展”严守纪律和规矩”专项行动,组织学习《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等D内法规320场次,覆盖D员8600人次。排查机关D员干部纪律风险点28个,制定防控措施45项,对3起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建立表现负面清单,将“七个有之”等问题纳入D员年度考核,上半年有5名D员因表现不佳被取消评优资格,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三是深化忠诚担当培育选树”机关忠诚标兵”50名,编印《市直机关优秀D员事迹汇编》,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12场,参与D员干部4200人次。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活动,收集机关D员干部意见建议860条,其中120条被纳入市委决策参考。在重大任务中组建D员突击队35支,完成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28项,彰显机关D员担当作为。
(二)提升D员素质,推动机关工作高效运转。一是实施业务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市委”强首府”战略重点任务,举办”机关业务大讲堂”24期,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授课,培训D员干部6800人次,内容涵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应急管理等12个领域。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公文写作、政务礼仪等技能竞赛18场,参与D员3200人次,评选”业务能手”150名,机关干部业务测试平均分提升至90分。二是推动工作流程优化指导市直机关梳理核心业务流程180项,简化审批环节65个,平均办理时限缩短30%。例如,市发改委D员先锋队牵头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市场监管局通过”D员带头减环节”行动,企业注册登记效率提升40%。上半年市直机关收到企业感谢信120封,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8.2%。三是强化信息化应用能力组织”数字机关”建设培训,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讲座15场,培训D员干部4500人次。推动12个市直单位完成业务系统数字化升级,建立D员干部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85%的机关干部通过数字化技能认证,机关工作线上办理率提升至78%,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三)创新D建载体,增强D组织活力。一是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推行”主题D日+”模式,将组织生活与业务调研、志愿服务等结合,开展”走基层、解难题”主题D日120场次,参与D员5600人次,解决基层问题320个。创新”情景D课”形式,在邓颖超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开展沉浸式教学35场次,覆盖D员1800人次,D员参与率从75%提升至92%。二是打造特色D建品牌开展”一单位一品牌”创建,培育”先锋领航·政务提速”(市政务服务中心)、”红色纽带·联企助商”(市工信局)等特色品牌45个,其中10个被评为市级优秀D建品牌。例如,市人社局”D建+就业服务”品牌通过D员结对帮扶,上半年帮助2.3万名群众实现就业;市生态环境局”D建+蓝天保卫战”品牌推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三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开发”*机关D建”AAA小程序,设置”在线学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功能模块,注册D员1.2万名,累计开展线上主题D日36场,参与D员4500人次。组织”机关D员云承诺”活动,D员在线公开承诺事项8600条,完成率达89%,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D建吸引力和实效性。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机关公信力。一是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开展”作风建设巩固年”活动,排查机关作风问题120项,制定整改措施280条,已完成整改95项。精简会议文件,上半年市直机关会议数量同比减少25%,文件数量减少30%,基层报表负担减轻40%。例如,市农业农村局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考核12项,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二是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组织”机关D员下基层”活动,建立D员联系点320个,上半年机关D员深入社区、乡村开展调研走访4500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80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公交线路优化等民生项目85个,群众满意度达97.5%。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D员接单”机制,上半年接单完成率达96%。三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开通作风监督热线,受理群众举报85件,办结率100%。开展明察暗访24次,发现并整改作风问题45个,对12名违规D员进行批评教育,通报典型案例5起。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机关绩效考核,权重提高至25%,倒逼机关作风持续改进。
---此处隐藏2833字,下载后查看---
(一)深化D建与业务融合机制。实施“融合提升计划”,制定《机关D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指引》,明确5类融合路径和20项具体措施,年底前组织专项督查,确保80%的机关单位建立融合机制。开展“融合案例征集”活动,评选100个优秀案例汇编推广,培育30个D建与业务融合示范单位,召开现场观摩会4场。建立融合成效评价体系,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纳入D建考核,权重提高至30%,对连续两年融合度低的单位D组织书记进行约谈。
(二)提升基层D组织建设水平。开展“基层D组织提质行动”,对20个薄弱D支部进行“一对一”帮扶,选派15名优秀D务干部挂职指导,确保年底前全部达标。实施”青年D员培育工程”,开展”青蓝结对”活动,组织老D员带新D员300对,青年D员占比提升至35%以上。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推广“情景D课”“行走的D课”等模式,每季度组织1次全市性示范活动,D员参与率稳定在90%以上。
(三)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对未整改到位的25个作风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时限销号,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回潮。优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建立民生项目库,年底前完成100个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强化监督问责,每季度开展1次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形成持续震慑。
(四)加大D建创新力度。升级“*机关D建”数字化平台,新增“D建数据分析”“业务协同”功能模块,年底前机关D员注册率达100%,线上活动参与率提升至80%。推动D建品牌提质,组织品牌创建培训,邀请专家指导12家单位打造特色品牌,评选10个”十佳创新品牌”进行重点推广。探索“机关+企业+社区”D建联盟模式,建立5个跨领域联盟,开展共建活动20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组织机关D组织围绕市委“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开展专题调研30次,形成高质量报告20份,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保障,组建D员志愿服务队20支,开展专项培训10场,确保博览会圆满成功。深化”D建+营商环境”行动,推动机关D员与3000家企业结对,解决发展难题500个,助力全市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