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基层调研工作推进会议,核心任务是以“四下基层”为抓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其生命力在于驰而不息的落实。“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发展难题、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法宝。这两者精神内核高度契合,都要求我们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中践行党的宗旨,检验作风成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用好“四下基层”这一利器,是推动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路径,也是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深刻把握"四下基层"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同源共向
"四下基层"是总书记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重要要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推进作风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二者在价值追求、核心要义、实践路径上高度契合,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它们的内在联系。
(一)溯源历史,感悟"四下基层"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初心原点
从历史维度看,"四下基层"和中央八项规定都源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总书记总书记提出"四下基层",就是为了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就是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可以说,二者都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承载着我们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此处隐藏6534字,下载后查看---
(三)搭建"考核台",让"四下基层"有"准度"
要建立健全"四下基层"考核评价体系,把"四下基层"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突出工作实效,注重群众满意度。要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确。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在"四下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四下基层"工作。
(四)强化"宣传力",让"四下基层"有"热度"
要加强对"四下基层"工作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四下基层"的重要意义、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让广大群众了解"四下基层"工作,支持"四下基层"工作。要及时总结推广"四下基层"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干部参与到"四下基层"工作中来。要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四下基层"的重要性,增强主动下基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志们,"四下基层"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实践。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治理效能,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