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过去一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三农”工作稳步前行,“百千万工程”破题开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新成效。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县、镇、村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进入2025年,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百千万工程”作为省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头号工程,其战略牵引作用在我们这样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它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实现绿色崛起、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抓手。立足“三年初见成效”这一硬任务,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更扎实的成效。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百千万工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全省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贡献出我们*市的坚实力量。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我们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奋力推动我市绿色崛起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守两条底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发展是硬道理,但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三农”工作的底线,就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政治责任,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根本前提。

(一)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完成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81.42万吨的硬指标。要大力推广“小田并大田”的成功经验,结合撂荒耕地整治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年底全市三年复耕复种计划完成率达到70%。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我们要积极拥抱科技,大力推广应用无人机、高速插秧机等智能化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用科技为春耕生产注入新活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此处隐藏4908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聚焦破解要素制约深化改革。要围绕“人、钱、地”等关键要素,推动其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高效配置。要下定决心,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腾出宝贵空间。要加快推进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县域国企的“造血”功能和融资能力,有效破解资金瓶颈。

(二)要聚焦构建高效运转体制深化改革。要进一步优化“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指令清晰、运转顺畅、执行有力。要建立完善的参与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和行政壁垒,把“政、企、民”各方力量都调动起来、汇聚起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三)要聚焦激发基层活力深化改革。要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让基层有权有责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权责清单,赋予基层更大自主权,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广“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健全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同时,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营造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让基层真正成为政策执行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同志们,推进“百千万工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奋斗姿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抓紧抓实“三农”工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确保如期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为奋力推动我市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