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正式启动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运行机制。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做好这两类特殊儿童群体的权益保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夯实国家长远发展根基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其极端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正视我市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短板,全面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一、深化战略认识,扛起时代赋予的政治责任
做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工作,承载着对民族未来的深沉嘱托,牵动着万千家庭的福祉冷暖。正如总书记总书记所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进入新发展阶段,保障其健康成长不仅关乎个体命运转折,更深层次上影响新型城镇化成色、社会公平正义维系与党执政基础的稳固。当前,伴随我市城镇化进程加速深化,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攀升,由此带来的儿童保障需求日益凸显复杂性和多元性。对此,我们必须破除“单打独斗”思维,牢固树立“大保障”理念,深刻认识到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基础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全市上下统一意志、协同发力,方能构筑起坚实屏障。
(一)胸怀“国之大者”,深刻把握极端重要性与战略价值
---此处隐藏6312字,下载后查看---
(二)压实矩阵化责任分解链条,确保任务落细落小
清晰的责任边界是高效落实的前提。必须构建起严密无缝的责任矩阵:明晰横向分工边界。依据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的任务清单,逐项明确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民政部门聚焦统筹协调、精准摸排、兜底保障、监督检查;教育部门主攻平等教育权保障和校园关爱;公安部门深化户籍流动管理与打击侵害儿童权益行为;卫健、医保部门确保卫生健康与医保政策落地无缝覆盖;人社部门侧重稳定就业源头、提升家长(监护人)就业技能;妇联、共青团协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关爱服务。其他相关部门也必须按职责做好配合支撑。压实纵向属地责任。各区县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和社会治理效能评价体系。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落实属地责任,确保基层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承担起政策宣传落实、信息收集上报、日常探访帮扶、应急情况处置等一线工作,打通政策落实的“神经末梢”。建立刚性责任传递机制。各成员单位和各地区要对照职责清单,进一步制定实施方案,细化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建立工作台账,将责任层层压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形成“工作小组定方向、牵头部门抓协调、成员单位扛职责、属地政府保落地”的责任闭环。
(三)实施全过程闭环效能督导,强化刚性结果运用
缺乏有效监督,责任易空转。必须引入闭环管理思维强化问效:嵌入全周期督导体系。工作小组要牵头建立常态化、差异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纳入对各区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及平安建设考核、文明创建评估等体系,赋予相应权重。创新多元化督查方式。综合运用“四不两直”式明察暗访、数据平台监测比对、定向问题清单督办、委托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等多种手段。督查重点聚焦政策措施是否有效落地、既定任务目标是否达成、资金资源是否精准投放和使用高效、服务对象(儿童及其家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否切实提升等核心维度。突出结果导向强应用。督查评估结果必须“长牙齿”。建立健全问题台账销号、限期整改反馈机制。对工作推进有力、创新突破显著、群众反响良好的单位和个人,通过表彰通报、经验推广等方式予以激励。对因责任缺失、履职不力、推诿扯皮导致工作进展缓慢、政策空转或发生侵害儿童权益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切实起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的作用,以刚性问责倒逼责任担当与工作实效。
同志们,儿童工作,植根于善念,关联着国运。每一个流动、留守的儿童,都是一个需要被点亮希望的“小世界”,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平等权利。做好此项工作,是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也是奠定长远的基础工程。我们肩上扛着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安排,更是对人民期盼的回应、对历史责任的担当、对国家未来的奠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紧迫感、“处处抓实见效”的执行力,精诚团结、迎难而上、锐意创新、久久为功,为全市所有少年儿童尤其是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织就更密更牢的保障之网、撑起更加灿烂明朗的晴空,为谱写我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磅礴的民生伟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