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调研及应用实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20xx年x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加快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融合和创新发展,为互联网医疗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0xx年x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在医疗行业得到深入应用和实践,为传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20xx年x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对互联网医院的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作出明确规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实现医疗服务智能化、患者就医便捷化,各医院以此为契机,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电子胶片、报告查询、线上预约等智慧服务。第xx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x月,我国互联网医院超xxxx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xxxx万人次,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诊疗服务。

一、应用现状

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已成为现阶段就医新模式,在提高就诊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良好实践效果,越来越多患者开始接受并使用在线医疗服务,享受医疗服务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伴随着患者使用逐步加深,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逐渐暴露出问题,作为医患关系主体的医务人员和作为客体的患者,普遍存在对两者概念认知模糊、业务功能不清、应用效果不佳等现象。加之所在地区无类似比较研究,现阶段非常有必要从医护、患者不同角度重新审视和认知智慧医院及互联网医院,包括概念、建设宗旨、建设内涵、使用场景、区别联系、服务需求等,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了解需求与问题,明确现阶段不足及未来建设方向,进而推动两者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二、调查

(一)调查目的

以医院医务人员、就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从第三方视角分析和审视智慧医院及互联网医院现状、应用效果、存在问题,明确医护及患者对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的认知和期望程度,进行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智慧医院及互联网医院建设和实践。

---此处隐藏4398字,下载后查看---

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打通智慧医院与互联网医院业务数据流,实现底层数据融合,延伸服务链条,线上线下数据共享,让信息联动流通。以电子健康卡主索引为关联,整合医疗信息,避免重复开立检查和诊断;将线上线下一体化业务进行整合,包括线上问诊、线下就诊、药品配送、报告查询、健康管理、病历邮寄等,医患双方可查看到患者完整的、连续的就诊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发展。

建设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保平台、电子健康卡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互连互通建设。上下联动,推动互联网医院医保政策早日落地实施,大力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医保结算服务,实现互联网医院线上医保挂号、医保缴费,解决医保支付难问题,满足患者多种方式支付需求。以电子健康卡主索引为关联,提取医疗信息上传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二次交互实现医院内部电子健康卡与医保码融合,继而实现患者数据上传、移动支付、医保结算。破除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建设一站式邮寄平台。打通医疗、医保、病案、第三方物流系统,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和规范,使不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数据互通和共享;对各系统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整合,使不同系统之间的服务流程相互衔接和配合,患者出院无需到窗口办理任何业务,无需等待可直接离院,线上预约结算后,自动完成医保结算、退款等操作,结算票据、病案通过物流系统直接派送到家。预约结算及病案邮寄系统上线后,窗口排队人数减少xx%以上,窗口工作人员减少近xx%,极大地节约成本,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繁琐的流程,更好地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样化医疗需求。

五、总结

智慧医院是医疗服务的延伸,互联网医院则是诊疗行为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医生而言,智慧医院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优化医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互联网医院则提供了在线诊疗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医院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医疗范围。对于患者而言,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让患者享受到标准化、高质量医疗服务。然而,二者也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智慧医院更注重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为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诊疗支持。而互联网医院更注重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强调在线诊疗和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在不同领域合理分工,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缓解线下门诊的接诊压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综上所述,从医患角度出发,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各有优势和特点,通过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不断创新和探索新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