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2932字)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专题会,既是一次学习贯彻会,更是一次问题剖析会、工作加压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动员全系统上下,以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整治农业农村领域的作风顽疾,确保党的惠农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守护好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绿水青山”。

总书记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个饭碗”和“两座山”,是我们农业农村工作的“国之大者”,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我们系统的工作,一头连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一头连着亿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根基是否牢固,关系到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是否充实,关系到乡村的田园风光是否美丽。

然而,我们必须直面一个严峻的现实:在广袤的田野和山林间,一些作风上的“病虫害”正在滋生蔓延,啃食着党的执政根基,伤害着农民群众的朴素感情。有的干部,在惠农补贴、项目资金的发放中,动歪脑筋、伸黑手,雁过拔毛、截留挪用,把给群众的“救命钱”“发展钱”变成了自己的“零花钱”。有的在农村土地流转、项目开发中,与不法商人勾结,损害农民和集体利益。有的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禁渔禁牧等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还有的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看报表、听汇报,对基层情况“一问三不知”,对群众诉求“一拖二看三不管”,与农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

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看似“微小”,其害如“虎”。它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动摇我们执政根基最直接、最危险的因素。如果任其发展,我们就会失去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乡村振兴就成了一句空话,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整治农业农村领域的作风问题,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此处隐藏2432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在“常”和“长”上下功夫。

一要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书记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把作风建设的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头。要强化监督考核,把作风建设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重要标准,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要约谈提醒、通报批评,直至追责问责。

二要完善制度体系。要围绕涉农资金管理、项目审批、土地流转、资源管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紧堵塞制度漏洞。要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监督作用。要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干部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要加强教育引导。要持续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涵养“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为民情怀。要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谷文昌精神,选树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希望与责任,都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让我们以这次专题会议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粮食安全的“守护人”、绿水青山的“捍卫者”,为开创我市“三农”和林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