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等中央及省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号召,XX镇党委、政府严格遵循上级部门的统一指导与要求,于近期集中组织开展了辖区内育儿补贴对象的摸底登记工作。本次工作旨在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家庭,建立翔实的数据基础,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能够公平、公正、高效地惠及民众。现将本次摸底登记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
本次摸底登记工作是在国家与地方层面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着力减轻家庭育儿负担的宏观背景下展开的。工作的开展具备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明确的现实需求。
(一)宏观政策环境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该方案作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明确了育儿补贴制度的基本框架。方案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国家设定了每孩每年3600元的基础补贴标准,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此项制度不限孩次,旨在通过普惠性的经济支持,切实缓解家庭在婴幼儿养育阶段的经济压力。 (二)省级部署要求
---此处隐藏3775字,下载后查看---
为巩固工作成果,确保政策红利持续释放,XX镇将聚焦以下重点,扎实推进后续工作。
1.建立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将育儿补贴申报工作由集中摸排转为常态化受理。明确各村(社区)为常态化申报的受理点,及时跟进每月新生儿信息,定期更新补贴对象数据库,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
2.加强后续跟踪与服务:主动配合县级部门做好已登记422人的信息复核工作,对于需要补充材料的家庭,及时通知并协助办理。同时,设立政策咨询热线,为群众提供持续的答疑解惑服务。
3.做好数据上报与系统衔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本次摸底登记的全部数据安全、准确地录入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参与系统联调联试,确保数据流转顺畅,为补贴发放扫清技术障碍。
4.适时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在首批补贴资金发放到位后,计划通过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享受补贴家庭的反馈意见,评估政策在减轻育儿负担、提升家庭幸福感方面的实际效果,并将评估结果及政策建议向上级部门汇报,为政策的持续优化提供来自基层的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