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案例、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1.“小支点”撬动“大能量”

2.劲吹“纪法风”让支部成为“立规之地”

3.深化“三基工程”全面夯实“双争一创”基础

4.抓“三性”注“三味”  激发主题党日“新活力”

---此处隐藏16442字,下载后查看---

四、实施“便民”工程,创建“服务型”社区

结合社区实际、从适应居民需求出发,实施“便民”工程,不断完善服务阵地、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地推进了“服务型”社区创建工作。

搭建平台,拓展服务功能。采取财政拨一点、辖区单位帮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等多方筹资的办法,通过租建、划拨、置换等方式,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开放型、一站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时注重拓展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下设“四室一站一窗口”,即社区警务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社区会议室、远程教育站点和便民服务窗口,使之成为集干部办公、技术培训、便民服务、党员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和居民群众之家。

健全体系,扩大服务覆盖。建立健全“一格四员”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即社区根据人口状况和社会管理难易度,把辖区分成了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里设立了社情民意反馈员、矛盾纠纷调处员、弱势群体帮扶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四员”主要由社区党小组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在党群服务中心下设党员管理服务组、群众事务服务组、安全稳定维护组、民生保障服务组和文体活动服务组等五个组对接“四员”,探索实行网格化管理、网络服务模式,不断建立健全服务网络。

创新方式,提升服务功效。从抓好社区居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结百家亲、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通过整合涉民事务,优化工作机制,统筹计生、民政、劳保等涉及入户信息采集的业务工作,建立包含社区居民家庭状况、就业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等内容社区居民电子管理台帐,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通过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共为居民群众解决急事、难事x余件,有效地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融洽了居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