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5日,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基本路径,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南。
“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近年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次对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十强省份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63%,其中有7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5%的增速,有力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我国经济地理版图中,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特点日益凸显。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坚持系统思维,弘扬实干精神,进一步把握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更好发挥经济大省的重要作用,就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经济大省挑大梁,就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一方面,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会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坚持“两手抓”,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才能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轮驱动”更加强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处隐藏7255字,下载后查看---
改革创新,深化提升”的航道破浪前行。作为新时代的能源人,我触摸着工作报告中那些滚烫的字句,仿佛触摸到地层深处奔涌的热流——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路线图,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考卷。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我深知报表上的数字不只是冰冷的统计,而是千万能源人用汗水浇灌的果实。职代会的召开,敲响了新一年奋进的钟声,我听见古老煤海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裂变,那些在地质构造中沉睡亿万年的黑色精灵,终将在清洁利用技术的淬炼中褪去灰暗外衣。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执行流程的齿轮,更要让自己成为连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
践行职代会精神,需要将宏观蓝图细化为脚下的刻度。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坐标系里,每个岗位都是闪耀的星辰,不同经纬度上的奋斗者,都将用各自的方式在时光锦缎上绣出使命的纹样,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千万双手共同托举的微光成炬。
回望父辈们用矿灯照亮的岁月长河,今天的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从百米井巷到云端机房,从轰鸣车间到静谧实验室,新时代的能源人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同一个答案。当焊枪亲吻钢铁的瞬间,当代码唤醒沉睡的矩阵,当经验与青春碰撞出火花的刹那,职代会精神便有了千姿百态的生动注脚。当职代会的精神化作矿井中永不停歇的机器轰鸣,迸射的汗水正在浩瀚煤海中抽穗扬花,我愿做那束穿透地层的光,温暖每一个奋斗者心中的希望。在这片生长着黑色太阳的土地上,我们终将以管理创新为犁,耕耘出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这是属于奋斗者的叙事诗,每个平凡的岗位都是不凡的舞台,每滴辛勤的汗水都在浇筑企业长青的基业。在这幅壮阔的时代画卷上,我们既是执笔人,亦是画中景,共同编织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锦绣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