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区公安分局:党建引领“争一流”忠诚铸魂“创满意”7
5.区农业农村局:引育并举精管善用激活三农人才“一池春水”…9
以老带青育薪火强本赋能促担当
---此处隐藏6028字,下载后查看---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围绕“产业链”深耕“人才链”,精心引才、悉心育才、科学用才,构筑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新优势,为昭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精心引才,搭建人才汇集新高地。一是靶向引才。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通过公开招考、项目合作、柔性引才等方式,招引水产、农机领域硕士研究生2人,引进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国省级专家17人。二是平台聚才。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深化校(院)地合作,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合作协议,建成省级示范基地2个、专家工作站3个,王家贡米研发中心成功入选省级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平台。三是政策吸才。足额兑现落实安家补助、生活补助、培育经费等各类人才激励政策,编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细则》,完成职级职称晋升9人;推选5名高层次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4名优秀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人提拔担任副科级领导职位。
二、悉心育才,打造能力提升新引擎。一是建强农技推广队伍。大力实施“剪刀干部”培养提能行动,全覆盖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55人,参与省市骨干人才调训11人,卫子镇农技站建成标准化公益基层农技服务站。二是分类抓实教育培训。创新“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帮扶指导”模式,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高素质农民148人,培训农村示范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100余人;选派杨辉、熊光满等5人赴中山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参加全省“头雁”项目培育。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徐国刚成功评为“天府青城计划”农业领军人才,王生民等3人成功入选市级“蜀道英才”农业领军人才,赵映刚、成征、吕志勇等11人先后获得全省致富带头人、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陈定全成为全市首位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4项国省荣誉的本土专家。
三、科学用才,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一是推动科技人才下沉一线。组建猕猴桃、粮油、畜禽等“葭萌英才”产业服务团3个,选聘特聘农技员11人,开展技术进村、成果进田等活动150余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4家。二是技术
攻关突破发展瓶颈。发布《稻田草鱼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成功选育出“王家贡米”品系8个、“昭化小麦”品系75个,推广抗性砧木、果园生草、水肥一体等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30余项,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并作为全省唯一县区承担实施省肉鸡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三是结对帮带赋能人才成长。推行“导师帮带”“银青结对”制度,选派农业专家、技术骨干与农技干部、驻村队员、新型职业农民、年轻农业人才建立结对帮带关系18对,先后助农解决技术难题21个,推动农业重点项目3个,形成“1+1>2”的闭环效应和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