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从“十四五”到“十五五”,这是一场“接力跑”而不是“换赛道”,在收官和启新的重要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不移、不改、不变”,用心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正让规划图变实景图,在收官之年书写烫金答卷,为谋篇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决心不移,答好从攻坚克难到拾级而上的奋斗答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代代中国GCD人怀揣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以忠肝赤胆迎难而上,一路闯关夺隘、乘风破浪,践行着“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的奋斗精神和追梦信念。行至“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的重要节点,我们深知眼前的难题更为复杂,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和烫手山芋,以五年为刻度的奋斗路、攻坚路,步步都精彩、步步也艰辛。广大党员干部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不移,以不变的执着、不变的韧劲、不变的意志,在攻坚克难中淬炼硬实力,始终以“实”的作风筑基、以“闯”的魄力破局,主动聚焦于各类待办事项和未完答卷,拿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的动力、更燃的斗志,将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真正答好从攻坚克难到拾级而上的奋斗答卷,用心跑好“十四五”最后一棒、接稳“十五五”第一棒。
永葆初心不改,答好从排忧解难到叩门问策的为民答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时代在变、发展在变、环境在变,但人民至上的理念从未改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也始终如一。拥抱生活的点滴变化和惊喜,从脱贫摘帽到全面小康,从夯实物质基础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从解决衣食住行、教养医老等现实难题,到一次次开门问需、问计、问策、问效于民,我们的心、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力量永远与民心交汇,与美好期待和万家灯火永远共燃。广大党员干部当永葆“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初心不改,以不变的为民情怀和担当,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中聊家常、品甘苦、问寒暖,共鸣民心民意里最真实、最深处的声音,同时抱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把民生实事办实、把惠民好事办好,真正做到声声入耳、时时担当、事事有应,答好从排忧解难到叩门问策的为民答卷,把人民至上贯穿于收官和谋篇全过程。
秉持匠心不变,答好从与时俱进到乘风起舞的发展答卷。“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拥抱“满眼生机转化钧”的美好时代,我们深知来时路的艰辛不易,无论是农业生产的智能机械、数据管理,还是四通八达的路网成型、朝发夕至的物流体系,无论是天问探火、嫦娥奔月、北斗导航、蛟龙探海等无数用科技演绎浪漫的美好,还是用改革“关键一招”激活发展“满盘棋”……跃动的时代脉搏,从体制改革、技术攻坚,到科技赋能、发展提速,每一次向前的奔涌动力,都燃烧着创新探索的内核。广大党员干部当秉持“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匠心不变,以不变的进取豪情和逐梦魄力,在广阔的时代舞台上施展拳脚、绽放风采,既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在创新领域向“智”发力,善于用新思路破解老问题,在步履实地中实现破茧成蝶,也要以更多耐心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真正释放潜力、激活新动能,答好从与时俱进到乘风起舞的发展答卷,在奋进的征途上留下闪亮的逐梦印记。
“呼声”变“掌声”装满五年规划“丰收箩筐”
---此处隐藏37530字,下载后查看---
在“两个五年”交汇点上递稳奋进“接力棒”
近日,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在收官冲刺中筑牢根基,在开局谋划中锚定方向,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递稳奋进“接力棒”,交出无愧于人民、经得起检验的优异答卷。
传承薪火,接续奋斗。从“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基础到“十四五”时期迈向高质量发展,十四个五年规划串起了中国GCD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图谱。回望“十四五”,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等大国重器惊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6.5%……这些历史性成就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艰苦卓绝、接力奋斗的身影。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从过往成就中汲取奋进力量,更要将“十四五”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十五五”的行动指南。始终坚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破难题、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开新路,将一个个规划里的数字、文字、蓝图落实到地,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扭住目标不放松。
突破藩篱,激活动能。改革攻坚如同登山攀岩,越到紧要关头,越需迎难而上的勇气。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深水区,科技创新突破的瓶颈、传统产业转型等难题愈加凸显。面对这些躲不开、绕不过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和勇气破局开路,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开拓者,又当“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者。在科技创新领域坚持向“智”发力,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推动更多耐心资本锁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加速走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境。在传统产业升级赛道坚持向“新”突破,积极推动纺织服装、首饰珠宝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通过5G赋能、构建产业集群,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在智慧政务中打通服务壁垒,于链式招商中培育创新集群,善于用新思路破解老问题,在守正创新中实现破茧成蝶。
躬身力行,造福人民。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总书记指出,“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站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新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要立足本职工作精耕责任田,在人居环境整治、防汛防台风、“百千万工程”等各项工作中主动冲在前,以实的举措,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心头大事。同时要坚持向“民”问需,充分运用入户联心、咸茶议事等工作机制,吸纳人大代表、乡贤、群众等加入议事队伍,让民意成为政策制定的源头活水,切实让发展成效惠及更多群众、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