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理论学习中“铸魂”,筑牢思想根基。培训中,从党的创新理论到党史国史,从政策解读到实践案例,每一堂课都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更深刻的认知视角。我们不再是简单记忆理论条文,而是理解了“中国GCD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深层逻辑。比如市委党校X老师结合省、市、区经济发展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总书记经济思想,大家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X社区X书记用她的成长经历、工作小事告诉我们把对党忠诚镌刻在岗位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正是老师们结合基层实践的讲解让我们在学习最新政策部署时明白了“国之大者”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和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我们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鲜活的理解和认识。
二是在交流研讨中“提质”,碰撞思维火花。除了课堂学习,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也让我们进一步锻炼思维,开阔眼界,受益匪浅。来自不同岗位的同学带着各自的实践经历交流,有人分享基层治理的心得,有人探讨服务群众的方法,这些“接地气”的分享,让我们看到理论在不同场景中的落地路径。《学习老一代革命家人格风范》案例教学带我们沉浸式地开展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提高领导干部舆论引导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新闻发布会现场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信息整合与抗压能力等。就像有同学说的:“以后像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来点。”这种思维的碰撞,让我们学会跳出“本职视角”,用更系统、更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是在践行初心中“明向”,校准行动坐标。培训中,我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典型,那些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的故事,不断叩问着我们的初心。我们组团到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围绕十大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在交流访谈、实地查看、反复探讨中为景区的长足发展,也是为建设我们首善之区积极建言献策。正是在一次次的实践探索中,作为领导干部,“为谁干、怎么干”的答案越来越清晰——就是要把培训中学到的“方法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执行力”,把感受到的“使命感”落实到岗位上的“责任心”。比如今后在工作中,遇到复杂问题时,我们会先想想“群众需要什么”“党和国家的要求是什么”,用初心校准行动的方向。
各位同学,培训的结束是新的开始。回到岗位后,我们或许仍然会面对琐碎的工作、棘手的难题,但这段培训赋予我们的理论底气、思维方法和初心力量,会成为我们的“压舱石”。让我们带着这份收获,在各自的岗位上多一份担当、多一份务实,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
---此处隐藏3282字,下载后查看---
很荣幸能够作为学员代表在这里发言,站在这里,心里涌动着一种力量,仿佛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这光芒源于过去几周对知识、思考与实践的碰撞燃烧,更源于我们年轻胸膛里奔涌的无限热忱。对我们而言,党校犹如一座令人难忘的“熔炉”。
这座熔炉,首先筑牢的是我们的思想根基。课堂上,对理论抽丝剥茧般的解析,对概念问题犀利深入的剖析,如同一次次思维淬火。过去那些模糊的概念、摇摆的认知,在持续的思想交锋中逐渐清晰、坚定。我深深体会到,唯有思想的底座坚实稳固,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风雨中行稳致远。
这座熔炉,更锤炼着我们行动的韧性与锋芒。每一次案例分析、每一次模拟推演、每一次深入一线的实地调研,都促使我们走出思维舒适区,成为打磨解决问题的“利器”。这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升华,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实践中成长,在未来的岗位上,我将把这份在熔炉中锻造的“行动自觉”,当作最珍贵的行囊。
同学们,炉火虽暂熄,征程正启航!我们内心更加笃定:我们不仅是富有激情的一代,更是能够沉下心、俯下身,在实践的熔炉里百炼成钢的一代!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与同学们,是你们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光芒或许可以照亮一隅,但一群人的星火汇聚,足以照亮整个夜空。这份在熔炉中结下的情谊,将是我们未来征程中最温暖的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到各自岗位后,请允许我们以这次淬炼为新的起点,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担当、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建设幸福新X的火热实践中去。请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新时代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