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1
同志们:
---此处隐藏5905字,下载后查看---
精神文明建设非朝夕之功,需要政府、社会、市民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将“攻坚战”的成效转化为“持久战”的胜势,真正让文明之花扎根城市肌理、融入市民生活。
第一,强化政府“领航”作用,让责任“扛得实”。要建立“市级统筹、区级主责、街道主抓、社区主建”的四级责任体系,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同部署、同考核。一方面,组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的专项督导组,每月下沉街道、社区开展“四不两直”检查,重点督查网格管理落实、智能监管运行、部门协同效率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整改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另一方面,设立“文明城市建设专项资金”,除已追加的5000万元城市管理经费外,再划拨3000万元用于文明创建项目扶持、先进典型奖励,确保各项工作有资金、有保障、能落地。
第二,激活社会“协同”动能,让参与“热起来”。要打破“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限,搭建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一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商超、物业、互联网企业参与文明创建——如商超设立“文明购物引导员”,物业协助社区开展“楼道杂物清理行动”,互联网企业开发“文明行为积分”小程序,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可兑换优惠券,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二是发挥社会组织桥梁作用,培育一批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类公益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其开展“文明出行”“社区美化”等专项活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第三,激发市民“主体”意识,让文明“成自觉”。要从“外在引导”转向“内在驱动”,让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主角。一方面,深化“文明细胞”培育,在社区开展“文明家庭”“楼道之星”评选,在学校开展“文明学生”“礼仪标兵”表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市民感受到文明就在身边。另一方面,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在政务服务网、“市民通”APP开设“文明建言”专栏,及时收集市民对城市管理、文明建设的意见建议,对合理建议逐一回应、推动落实,让市民感受到“我的城市我做主”,真正从“要我文明”转变为“我要文明”“我守文明”,共同守护城市文明成果。
同志们,军令状已经立下,任务书已经明确。现在需要的是行动,是落实,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但每一个赛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希望大家都能拿出“开战即是决战”的气魄,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