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思考”,就是理清头绪,找出规律,形成逻辑的一个过程。公文写作时没有思路,就是因为在下笔前缺乏充分“思考”,因此,我们往往会出现4个“不知”的茫然:
一是不知如何理顺事件内因关系;
二是不知如何找出事物的共性特点与规律;
三是不知如何转换视角寻找破题切口;
四是不知如何形成严而有序的逻辑思维。
破解“不知”难题,重点在于学会如何“思考”,并从“思考”中寻找到落笔“思路”。
---此处隐藏5680字,下载后查看---
那么,建立“逻辑树”应把握什么原则呢?
1.注重简明简练。公文以简为美。我们建立逻辑树时,常常会遵循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无论是查找或分析问题,我们都应注重简单精练的原则,不要事无俱细,更不能画蛇添足,要紧紧围绕大局、制度、要求展开,尽量一条线通到底,一条道走到头。
2.注重解决问题。逻辑树要紧紧围绕主题中心展开,以解决问题作为根本任务与出发点。比如写一篇推介会的材料,就要注重从需求方推广“商品”的优势、特点、性能、功用,以及政策环境、政治优势、扶持力度、适用范围等。只要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主线,就能理出写作方向与思路。
3.注重务实严谨。建立逻辑树虽然是纸上功夫,很多思路思想来源于空想,但这些“空想”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绝不是脱离实际的“遐想”。逻辑树的每一个枝叶,都要紧密结合实例与现象,并且环环相扣,前后衔接严密。只有坚持务实求实原则,整个逻辑树才有真实性与实用性,否则,按照逻辑树写的文章,必将是一篇空洞无物的朽文。